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改变世界 | 耗时 24 ms

特斯拉掀起无钴风云 是噱头还是可触到的现实?

三元和磷酸铁,是目前动汽车最常用的两种离子动力。前者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强;后者安全性好,成本低。

2020-05-29

CATL/LG化学/特斯拉或在印尼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就有消息称,印尼将投资40亿美元建厂,投资商或来自中日韩,据高工了解,该项目并已进行了初期投资。

2019-07-25

价值不输稀土 离子资源"全球争夺战"正在升温

外媒称,近日,为离子开发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吉野彰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这种被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纯动汽车(EV)和蓄等,全球的需求正在扩大。离子需求增长正在给原材料领域带来新的商机。

2019-10-17

远景集团提出加强动力安全标准

文章原载@ 高工 赵冲"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叠加融合、相互赋能,推动着汽车产业迎来百年未有的大革。在这场革中,动化是第一步。

2019-07-16

多家企业加大投资,固态又“火”了

其中,美国田纳西州的Blue Oval City园区年产能43GWh;肯塔基州BlueOvalSK园区的2座厂合并年产能为86GWh,预计会在2025 年开始生产先进的新组。

2021-11-01

一代固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该成果提出一种新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下一代固态极材料和固态解质接触差这一关键问题,合成出的固态复合物极展现出优异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2019-09-06

铁路技术迈入先进行列

国铁集团科技和信息化部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铁路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革,建成了最大高速铁路网和先进的铁路网,形成了以复兴号动车组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

2023-11-22

多路玩家"杀入"磷酸铁赛道 行业格局有何化?

当下主流的新能车动力有两种,磷酸铁和三元。由于体积能量密度占优,相同体积可以提供更高的续航里程,三元的市场应用,要远好于磷酸铁。不过,这个情况在去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化。

亿纬能两大工厂同日投产!

当下新能源产业发展依然火爆,百亿级投资金额似乎成为扩产的“标配”。今年1月,亿纬能便先后宣布分别在荆门和简阳投资建设项目,分别投资108亿元和100亿元。

2023-03-29

三江源“生态网”破解性难题

2019-08-05 10:04:04 科技日报记者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获悉,“生态网”建设项目正在三江源地区破解网建设与猛禽栖息之间的性难题。

2019-08-05

宁德时代在贵州、厦门新投建生产基地

近日,动力制造商巨头之一的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贵州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生产制造基地一期项目的议案》。

2021-11-08

6月动力装机出炉,宁德时代、比亚迪增加磷酸铁出货量

2020-07-14 08:08:49 面新闻   作者: 周小飏  今年6月,中国动力装机同比下降超两成,但其中的磷酸铁装机呈回暖迹象。

2020-07-14

进军动车燃料市场

2019-05-07 08:07:51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作者: 谢飞  博公司近日宣布,将与瑞典燃料技术公司Powercell合作生产用于动车的燃料

2019-05-08

亿纬能拟募资25亿元,发力三大项目

去年业绩实现大幅增长的企业亿纬能(300014.SZ),决定在今年扩产。

2020-03-09

1-7月中国动力装机排名“阵”

2020-08-18 13:44:05 高工摘要:与2019上半年相比,2020年同期国内动力装机量排名发生剧烈波动,表明整体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企业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

2020-08-19

特斯拉要用磷酸铁 “钴奶奶”大跌

据悉,特斯拉正在与宁德时代商讨在中国工厂使用无钴的事宜。行业猜测特斯拉将采用无钴的磷酸铁路线。钴元素是动汽车中最为昂贵的金属元素之一,若特斯拉使用无钴,对钴的需求或将产生重大影响。

2020-02-25

LG化学成全球最大企业

2020-05-09 09:02:32 面新闻   作者: 周小飏  韩国SNEResearch5月7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巨头LG化学的装机量超越了日本松下和中国的宁德时代

2020-05-09

无钴真的要来了 锰唱主角储能翻倍且物美价廉

现在,阿贡国家实验室正在致力于进现有技术,提高阴极材料中的锰含量。华创证券指出,如今,为新能源动汽车提供动力的离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钴。

2020-07-08

四段颠覆性新品“亮剑” 赢合科技再引设备新趋势

来自全球1300余家、设备、材料及相关配套企业参展,集中展示近三年来全球范围内行业所取得的优异成果。

2021-03-25

车展新能源车爆火,产业链业绩却崩了?

1 落寞的产业链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话用在新能源车和它背后的产业链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仅仅一年前,车企还在为高昂的成本叫苦不迭。

2023-05-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