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厂 | 耗时 20 ms

关于2025年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先进级智能工)、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拟认定名单的公示

广西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自治区工业领域推动设备更新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加快提升我区传统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5年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

2020年中国离子解液行业回顾与展望

离子主要分为汽车用动力(EV Lib)、小型类离子(Small Lib)和储能用离子(ESS Lib)三大类,其中,汽车用动力出货量主要受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影响,近年来各国对环保的重视驱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高

2021-01-05

福特中国也考虑用磷酸铁刀片

中国了解,目前福特 Mustang mach-E的中国供应商仅有比亚迪一家,类型为三元高镍811,产品主要由比亚迪西安工负责生产。

2022-03-03

铝离子要投产 离子瑟瑟发抖

昨晚全网热议的内容,全球首款商用铝离子计划2022年投产,成本比低一半,续航能力是三倍,次循环充放6倍,没有热失控火灾危险,零下40度还能用。

2021-12-10

细分PACK更有新机遇

尤其是,在应用认知普及的基础上,随着近期价格下行的进一步刺激,应用推广成本下降,下游细分场景有望进入放量发展的新阶段,也为第三方PACK注入新机遇。

2023-05-05

研究发现:“有缺陷”竟能提升性能?

他们的理论计算可以提高两个数量级的性能,并为其他类型的类似改进指明方向。这些缺陷被称为反位,是当原子被放置在晶格的错误位置时形成的——也就是说,当铁原子位于应该占据的位置时。

2019-12-20

碳酸价格持续下跌:拐点已至?

价进入短期“退烧”阶段。进入12月,级碳酸报价维稳且保持下行。据市场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国内级碳酸跌5500元/吨,均价报53.7万元/吨。

2023-01-30

新基建提速带动产业逆势上扬

但与此同时,在促进汽车消费和“新基建”等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动力产业显示出逆势上扬的态势,众多中外企业频频加大在领域的投资。

2020-03-19

高价反噬储能

化学储能具备高度灵活性的调节特性,在力系统中的份额快速提升。2020年全球新增的储能装机中,75.1%来自化学储能,贡献了绝大部分的增量。而化学储能中,占比接近九成。

2021-12-28

2023年储能产能过剩风险若现

在此背景下,储能成为储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部分头部供应商2023年的释放产能已在2022年Q2被下游客户锁定,需求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2022-12-05

离子共同发明者申请玻璃专利

新型玻璃的存储容量明显增加,有望进一步取代内燃机,加速汽车动化进程。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向玻璃中注入钠或,使其在内形成极,新技术的储能能力,可达到同类离子的3倍。

2020-05-12

氢燃料汽车:寻找的宁德时代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找到像里面的宁德时代这样的公司。

2021-11-22

一代固态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该成果提出一种新策略,可以有效解决下一代固态极材料和固态解质接触差这一关键问题,合成出的固态复合物极展现出优异的容量和倍率性能。

2019-09-06

宁德时代钴原料采购透明化

保证原料来源“干净”或将成为中国动力企业进入国际车企供应链重要因素。

2020-12-11

黑石:短缺将成动车行业2022年的上行风险

黑石分析师Byron Wien和Joe Zidle警告称,意外短缺可能会令动汽车行业的上行产生风险。Wien和Zidle将列为2022年值得关注的十大意外之一。

2022-01-04

BNEF市场追踪 | 金属月报:价继续上涨

8月价继续上涨。磷酸铁(LFP)的月度市场份额为51.3%,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镍钴锰三元离子(NMC),进一步提振对碳酸的需求。从回收的金属可能有助于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

2021-09-15

磷酸铁材料迎投产“高峰”

出于安全、综合性价比等因素考虑,全球范围内愈多车企选择LFP,带动LFP材料市场投扩产火热。

2021-10-18

VS氢燃料:多种能源互补或是趋势

当对环境污染严重的铅酸已经没落,绿色的新能源动力崛起之时,氢燃料动力又单刀突进地进入了市场舞台。在动力与氢燃料之间,谁胜谁负,谁将最后成为市场之王?

2019-03-26

材料价格暴涨还未见顶 动力企业将何去何从

不管是磷酸铁再次压倒三元,还是三元占据主导,最核心的材料价格一直在飞涨。

2021-08-30

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主要技术内容问答

针对当前很多动自行车产品最高车速、蓄类型和输出压等技术参数易被篡改、导致交通安全事故和火灾事故多发的问题,新标准分别从组、控制器、限速器三个方面提出防篡改要求。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