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电池“血液”电解液 | 耗时 27 ms

燃料全链“抢滩”水制氢

来自燃料产业链的众多公司纷纷开始布局水制氢业务,其中不乏燃料堆/系统公司,以及膜极、双极板、催化剂等材料企业和专业的设备提供商。

2022-12-20

让太阳能板“出汗”降温

大多数太阳能发板利用硅将光能转化为能。但传统的硅只能将20%的太阳能转化为流,其余大部分转化为了热量,可使板升温40摄氏度。每当温度超过25摄氏度,面板的效率就会下降。

2020-05-14

动力涨价,材料商的春天?

子时报报道,模组厂已获通知,因动汽车、储能等下游需求拉升,明年年初,圆柱形芯将再次涨价,涨幅5%-15%。

2021-12-14

固态:短期炒作或将扑灭动车产业链市场热情

Quantum Scape于去年12月8日在官网披露,公司固态只要15分钟就能充80%,续航里程领先当前商业化50%,且在零下30摄氏度也能运行。

2021-01-15

王传福的刀片,劈来了磷酸铁的春天

这意味着,过去几年称霸动力市场的三元,即将被磷酸铁全面反超,动力的技术发生了重要变化。

2021-07-15

如今的技术真的有所突破了吗?

下面我们将对“突破”做一个快速回顾,以弄清楚为什么我们的动汽车依旧在每晚进行充。其实大多数技术报道都被夸大了。典型的“突破”指的根本不是本身。其实答案更有可能还在“实验室的烧瓶里”。

2021-02-08

到2024年全球铅酸市场规模将达525亿美元

2019-09-04 13:51:19 缆网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 and Markets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4年全球铅酸市场规模将达到525亿美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

2019-09-04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 “回收”亟待整顿规范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消费者对回收的渠道信息并不了,主动上缴退役的动力不足,导致大量退役并未进入回收环节。”

2021-07-13

钠离子进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产品研发、商业应用同步推进

2钠离子VS离子钠离子是一种二次(充),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钠离子主要包括钠硫、钠盐、钠空气、有机系钠离子、水系钠离子

2022-05-27

杨裕生:花甲之年开辟化学源新“战场”

1997年,某重大项目论证中的一项高比能量研究因难度大、周期长,找遍全国无人承担。在征得领导同意后,杨裕生决心开辟这一新的研究领域:

2019-09-10

振威工业展即将来袭,8月29-31日上海见!

”第十五届上海国际工业展览会,共同探讨动力产业创新发展中的新业态、新时尚、新成果,剖析市场新趋势,打通动力上下游全产业链,助力“行业”焕发新生。

2023-09-21

度普“灵活充桩”,藏着哪些黑科技?

为了达到车规级标准,度普灵活储能快充桩,采用车规级磷酸铁包恒温控制,自带热功能,防护等级达到IP67(防灰尘吸入,防短暂浸泡)。除了极端环境,还必须适应用户使用环境。

2020-07-31

计划投资合计52亿元 两个项目在云南玉溪​开工

6月27日上午,来自亿纬能和河北坤天的两个项目在云南玉溪开工,这标志着玉溪市新能源产业发展取得新的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2022-07-14

磷酸铁:“落难王子”复仇记

01四大因子催发逆转动力从技术路线上来看主要有三元和磷酸铁二大类。三元最大的特点是能量密度高,但不稳定;磷酸铁能量密度相对有些低,但稳定性非常好,而且价格便宜。

2021-03-05

最新动力装机量分析:中航冲进前三,蜂巢能源跌落前十

那么,4月中国动力产业产、装机量有哪些变化?变化又顺应着那些趋势?看下列分析内容。产量大增,荒被化与芯片荒一同制约动车发展的是荒。

2021-07-14

隔膜疯狂扩产:星源材质想要重夺C位?

由四大材料组成,隔膜、负极、正极和,看起来并不复杂,但即便到了2002年,后三种材料都已经实现了国产化时,隔膜还被日本和美国所垄断,一货难求。

2021-11-19

全球动力回收再掀热潮

随着全球动力装机量的持续攀升,动力回收再利用问题也逐渐登上行业“热搜榜”。

2019-09-30

动力涨价函频发 部分LFP已上涨一成 三月仍有涨价可能

2021-03-01 09:49:57 《科创板日报》   作者: 思坦  据行业智库高工最新报道,近期动力企业涨价函频发,由上游原材料紧缺引发的涨价潮开始向下游传导

2021-03-01

废旧动力里淘金企业争当“破烂王”

不久前,工信部等四部门公布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名单,包括11家整车生产企业和62家报废汽车回收拆、动力回收利用和动力生产等企业。

2023-01-30

“出击”400亿动工具市场

2020-07-27 10:59:55 高工   作者: 欧杨宇  摘要:国际动工具巨头对于的选择正在趋向国内,这意味着将为国内厂家带来更大的市场发展机遇

2020-07-2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