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来看,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动力电池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孚能科技、卡耐、欣旺达、国轩、力神、超威、中航锂电、比克、远景、亿纬锂能等。
作为曾经的锂电池鼻祖,该公司于 1991 年发布全球第一个商用锂电池,锂电池开始成为电子产品的动力来源,一直延续至今。然而,由于经营不善,索尼锂电池业务近年持续亏损。
另外如火如荼的5G互联网通讯技术,让未来需要更多大消费型容量锂电池。消费型大容量锂电池一旦扩产,锂电设备的需求会增多,对应的市场空间也随之增长。当然预测不一定必然会实现,也可能会发生黑天鹅事件。
调查结果分析,事故原因为铅酸电池由于连续无规律充电导致电解液中的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并蒸发,再加上缺乏维护,造成电池极板过热和内部损坏,而且电池舱内又没有通风系统,因此积聚了易燃的氢气,最后未知来源的火花点燃了积聚的氢气
6月15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磷酸铁锂电池单月产量达8.8GWh,同比大增317.3%,占国内动力电池总产量的63.6%,远超三元锂电池的5.0GWh。
明冠铝塑膜的战略布局闫洪嘉谈道,铝塑膜封装材料作为锂电池材料领域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之一,是目前锂电池产业链中唯一尚未完全国产化的材料,长期被日本“卡脖子”。
随后,天际股份、九九久等企业也相继大幅上调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作为电池电解液的核心原料,六氟磷酸锂只是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现在正负极材料都在涨价,包括电解液、铜、铝等。”
挑战重重,欧洲电池企业需跨越四大难关生产动力电池,欧洲企业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跨越量产难关。亚洲电池企业普遍是从消费电子用的锂电池企业发展壮大而来的,通过多年的积累,其已逐步解决量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不论是磷酸铁锂电池、刀片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其正极材料中锂离子随着温度越低,其活性越差,对外表现出电势降低,电池输出大电流的能力减弱。
2020-07-01 13:44:08 新产业智库 作者: GGII 2020年6月,各大电池企业动作频频,以下为各大电池企业的6月动态汇总:1宁德国泰华荣年产4万吨电解液项目竣工投产
动辄数百千瓦的充电功率,传统的风冷已无法满足大功率充电桩的散热需求,用一位充电设施企业技术负责人的话来说,“液冷技术是可见范围内最实际的解决方案。”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六院获悉,由该院101所研制的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基于氦膨胀制冷循环的氢液化系统,近日调试成功,产出液氢、仲氢含量97.4%。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