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市场,大众集团则在去年上半年就宣布将投资约11亿欧元(约合13.12亿美元),来获得中国电池企业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了首家直接投资中国电池企业的外资车企。
“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确实具有多方面优势,比如它在快充、能量密度、安全性等方面是业界最好的,并在大巴和乘用车等领域有大量实际运用。特斯拉选择宁德时代的电池,也是基于以上综合考量。”
加速能源科技创新,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是推动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储能与电池技术在电力供应稳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8月12日晚间,全球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又向新能源的大海中,抛出了一个巨型“核弹”: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不超582亿元,投向锂电池领域及补充流动资金。
动力电池企业开始排队IPO。日前,中信证券披露,近日与蜂巢能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已在江苏证监局进行了上市辅导备案。双方计划在今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
在动力电池企业层面,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等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均已宣布扩产,仅这几家企业计划投入扩产的资金就超3000亿元,合计扩产的产能达1000GWh,扩产后约为现有装车量的10倍。
近日,据韩媒报道,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将在未来五年投资253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5亿元)用于支持开发下一代“K电池”(“K-batteries”),推动LG化学的“锂硫电池”和三星
2021-01-21 09:11:12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在中国,包括动力电池巨无霸宁德时代、锂资源巨头赣锋锂业,以及从消费电子领域拓展而来的辉能科技等企业,均在大力投入固态电池研发。
作为一种理论上历史悠久的产品,钠离子电池与锂电子电池相比有哪些优点和缺点,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商业化?未来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能否与锂离子电池在市场上争锋?
四方力量争抢风口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已经迎来了诸多玩家,目前看来,我国回收可再生报废动力电池的参与主体主要来自四股力量:专业第三方资源再生企业、锂电材料生产企业、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和电动汽车生产企业。
动力电池产业链较长,上游可追溯到锂、钴、镍等矿产资源端,中游是四大锂电材料及其他辅助材料,动力电池的下游是新能源汽车,整车之后是下游运营与服务等环节。
目前来看,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主要为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由于磷酸铁锂电池材料储量丰富,业界在产业链布局上主要是把精力放在镍、钴储量相对有限的三元正极材料产业链上。
储能规模化发展在即,却传出了电池供应持续短缺,部分储能企业暂停接单的消息。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电池荒”?电池供应的短缺是否会对储能的高景气度造成影响?
日报消息(记者荣瑶、通讯员唐文斌)为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近日,市工信局联合市投促局、柳东新区、上汽通用五菱组成招商小分队,赴江苏苏州市、河南驻马店市开展招商活动,先后考察了苏州科易动力有限公司、河南省鹏辉电源有限公司两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在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世界各地掀起了大规模的电动化浪潮,国内电池新能源产业链企业扩产、签约的利好消息接连不断。据业内统计,自开年至今,签约、开工的电池项目超40笔,总投资过百亿的达到15起。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