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锂、钴需求猛涨 | 耗时 35 ms

特斯拉的无电池仅仅是噱头吗?

磷酸铁电池中不含有元素,一些人自然把特斯拉上海工厂的Model 3将使用磷酸铁电池与无电池概念联系在一起。

2020-06-23

碳酸 | 价格暴!“抢”大战还将继续?

业内人士分析称,相关电池材料价格的持续上,一方面是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旺盛的所带动;另一方面也是受制于目前紧张的材料供关系。

2021-07-13

奶奶”又发脾气了 动力电池厂商还要“受虐”多久?

其实,价的幅也分小、中、大、暴!这次,“奶奶”就发了通暴脾气。

2021-02-08

新能源汽车扩产够”爷逐步告别寒酸日子

2020-02-12 09:33:32 上海证券报   作者: 滕飞  特斯拉上海工厂复工,重新激活了下游产业,再加上Model 3超预期的销量,“”这类小金属预期再次增强

2020-02-25

“抢”,谁是最大赢家?

持续紧张下,带动电价格不断上。10月12日,据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电材料报价再度普遍上

2021-10-18

动力电池打响“无”争夺战 谁将占据未来红利?

“降本”驱动电池“无”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常用电池分别为以镍锰(NCM)、镍铝(NCA)为主要材料的三元电池和磷酸铁电池。

2020-06-04

新能源车行业重磅政策利好 预期2021年拉动同比增近31%

2020-11-12 13:51:43 上海有色网近期,市场翘首以盼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公布,不仅利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带动上游例如等金属的

2020-11-12

碳酸和SQM都疯了,天齐业剑指100

2020-12-29 08:32:32 信我者昌的财富号新能源新汽车的炒作继续高歌进,但炒作的力度明显出现向资源端转移的迹象,尤其新汽车的炒作,周五龙头华友业/赣锋业双双停,并且创出历史高点

2020-12-29

续航可达800km 国产无电池已装车路试

2020-09-30 08:54:42 快科技动力电池的高成本一直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终端售价,而三元电池体系中又以的成本最高。因此,降低的用量,已成为全球车企和电池供应商的共同挑战。

2020-09-30

新能源车高低端市场增量 带动三元及铁电池

2020-11-16 10:04:00 上海有色网   作者: 霍媛  方面,价格趋势有所分化,电池原材料提升,价格微;传统行业低迷,库存承压,价格下滑。

2020-11-16

特斯拉掀起无电池风云 是噱头还是可触到的现实?

NCA代表正极材料使用镍铝酸,NCM使用的是镍锰酸,“523”、“811”代表镍锰三种元素的配比。

2020-05-29

宁德时代 特斯拉 “无”电池

2020-05-12 08:03:12 上海证券报   作者: 王文嫣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5月11日在2019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有自己的“无”电池技术储备,目前研发进展顺利

2020-05-12

电池金属月报:价继续上

8月价继续上。磷酸铁(LFP)电池的月度市场份额为51.3%,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镍锰三元离子(NMC)电池,进一步提振对碳酸。从电池回收的金属可能有助于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

2021-09-16

采用宁德时代“无”电池,售价更低的特斯拉新车型要来了吗?

2020-02-20 09:24:18 界面新闻   作者: 周小飏  特斯拉这一“鲶鱼”的一举一动,都容易引发中国板块的异动。

2020-02-25

电池订单量暴360%!产能拉满仍供不应,原料价格飙

从今年初至今,镍的现货价格继去年大后,又出现一波快速上,今年幅已超过15%。旺盛的,是镍价大的推手,这一趋势能否延续?

2022-02-28

四元及无材料电池全球首发

2019-07-26 08:23:29 科技日报   作者: 操秀英   长城汽车旗下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日前在全球首发无材料、四元材料电池,并宣布斥资20

2019-07-26

为了在电池里弃用 业界还做了这些尝试

对此,特斯拉相关人士称与宁德时代有合作协议属实,宁德时代生产的磷酸铁电池本身就不含,但该合作是否会最终落地并未评论。

2020-02-25

动力电池激增“盘活”全球

油价网援引分析师的话称,受益于全球范围内电动汽车及储能电池的强劲,从中长期来看,全球价仍有较大的上空间,这也将直接对全球生产商的股价带来支撑。

2021-03-16

价一年多10倍

8月22日,据同花顺数据显示,天齐业、盛新能、西藏城投、利元亨等电池板块个股停,亿纬能、赣锋业等个股幅均超4%。

2022-08-31

储能材料上有“盐最高现五成上空间?

基于上述分析,李超预计,行业供平衡的修复将提前到来,刺激价大幅上。长期来看,要想维持上游供应稳定增长,价应当回归至70000元/吨的合理水平。

2020-10-2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