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钢铁产业 | 耗时 26 ms

以赛促!柳集团2022年职工技能大赛火热开展

摄桥式起重机司机比赛日报消息(通讯员蒋国华)8月18至19日,柳集团举行2022年职工技能大赛一类赛第一批决赛,206名选手在13个赛项中进行激烈比拼,争夺技能大赛的桂冠。

集团集装箱板热销 上半年销量超去年总量,同比增长196.38%

据悉,今年以来,柳集团销售中心紧抓全国集装箱板市场升温机遇,采取有力措施拓宽销售终端。其间,该中心加强客户走访与售后服务,收集终端客户对品质量的建议和反馈,同时协同技术端、生端不断改进。

铜渣高值化 变身抗菌不锈

上述两项技术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铜渣利用无渣化和高值化新思路,对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已在我国有色金属企得到应用。

2019-05-05

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募集5亿元全部投向再生资源利用领域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通讯员黎东平)9月29日,柳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成功发行2022年度二期中期票据(绿色票据),发行金额5亿元。

扬帆搏浪冲向世界500强柳与冶金规划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标志着集团“十四五”规划编制迈出实质性步伐

、升级品结构,集聚转型升级发展新动能,焕发新生机,不断提升企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优势互补 互利共赢——柳集团与广西旅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潘世庆在签约仪式上说,近年来,柳集团的规模和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在广西国资系统及行的竞争力稳步提高。特别是随着防基地项目及中金不锈项目投,将有力推动柳集团在“十四五”挺进世界500强。

将生超细高强帘线 它被誉为线材中“皇冠上的明珠”

日报消息(通讯员欧阳伊卉报道摄影)为进一步提升柳集团帘线品附加值和超细高强丝的生研发水平,近日,柳、广西大学根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高性能丝、预应力绞线及冷镦成型用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

防城港基地 拉开“抢人复工”序幕再掀项目万人大会战热潮可期

日报消息(记者罗秋振、通讯员王明鉴)2月23日,3辆载着来自钦州的72名施工人员的大巴顺利抵达柳集团防城港基地十一冶指挥部,平安返岗复工。

集团和广西汽车集团高性能汽车用联合实验室揭牌 助力柳车用柳州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报道摄影)继与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共建汽车用联合实验室、金属材料成型实验室后,9月30日柳集团再度“牵手”柳州车企,与广西汽车集团共建高性能汽车用联合实验室,助力柳车用柳州

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 柳股份位列第209位

日报消息(通讯员刘金亮)7月20日,2021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揭晓,柳股份以546.94亿元人民币的营收入,荣登榜单第209位,较去年排名提升3名。

方大特:精细化系统性实施成本管控

  2月16日,国泰君安、中金公司、光大证券、国信证券、中信建投、雪球资管、东吴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到方大特进行调研,详细了解方大特对2023年市场需求怎么看、如何抵御需求周期性的变化,以及成本管控措施等主要问题

2023-03-01

京唐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投入运行

2020-02-17 09:21:13 首集团近日,首京唐公司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CCPP)满负荷试验圆满成功,联合3.5万吨/天低温多效海水淡化项目进入正式生运行。

2020-02-24

“十四五”发展规划发布会暨“碳达峰、碳中和”推进会提出围绕“123”目标 冲刺世界500强

冶金工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总工程师李新创,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甘贵平等出席会议。会上,李新创作专题讲座《低碳发展路径及柳集团低碳转型建议》。

来之不易成之惟艰 向海图强再谱华章——2020年柳集团实现营收入1174.01亿元、利润52.51亿元回顾

全年、材量分别达到1487.17万吨、1690.63万吨、2074.44万吨,实现营收入1174.01亿元、利润52.51亿元,荣获2020年发展质量暨综合竞争力评估“A+”(竞争力极强

2020年蓝天保卫战收官渐近煤炭等行将执行季节性停限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我国将以更大力度,更加精确地对高耗能进行停限调节。据悉,相关部门正在计划对、煤炭、水泥、化工等15个重点行开展绩效分级评价和差异化管理。

2019-07-22

集团中板厂发力高端品高强Q550D开发成功

日报消息(通讯员何涛)近期,高强Q550D在中板厂常化炉顺利完成热处理,这是该厂首次突破Q460等级,开发出高强度工程机械用品。经过力学性能测试,强度、韧性等指标均满足标准要求。

2019年企<em>业</em>知识<em>产</em>权运营与保护培训成功举办

2019年企知识权运营与保护培训成功举办

9月6日,在工信局的指导下,为帮助我市中小微企增强知识权意识,提高知识权保护能力,更好地利用知识权提升企竞争力。

智能化绿色化推动链优化 柳北区已有规模以上金属深加工及循环利用企29家

“废品种多,卸料分拣工作量也比较大。”周丹说,他们主要回收废后再加工生,去年全年加工再生原料40万吨。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