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钢材 | 耗时 10 ms

集团2022年职工技能大赛火热开展

摄桥式起重机司机比赛日报消息(通讯员蒋国华)8月18至19日,柳集团举行2022年职工技能大赛一类赛第一批决赛,206名选手在13个赛项中进行激烈比拼,争夺技能大赛的桂冠。

: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面对铁行业的新形势,柳进一步解放思想、担当实干,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携手共建“数字厂” 柳集团与华为广西公司就智能化合作事宜进行座谈交流

李斌向客人介绍了柳集团生产经营、智能制造及数字化转型发展等情况。他表示,走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发展之路是柳集团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而铁工业数字化也是铁工业发展的大趋势、大方向、大战略。

雪浪云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迈进铁行业智能制造新时代

2021-09-22 16:35:00 中关村网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铁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成为铁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不少铁企业已在智能制造领域进行了大量实践,积累了海量数据

2021-09-23

泓慧能源获得广大控股等亿元战略投资并与广大特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

近日,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泓慧能源”)获得上市公司张家港广大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大特”)的大股东广大控股及江西景荟昌等机构亿元战略投资。

2021-10-18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进超低排放改造——柳集团11家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责任书

,以实际行动推动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无组织排放控制、清洁运输等工作。

六问+一图,读懂《原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

为推动政策加快落地,现对《工作方案》有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原料工业主要特点是什么,原料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是什么?原料工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铁行业需要变革性降碳举措

“我国粗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以上,我国铁企业以‘高炉+转炉’长流程生产为主,平均吨碳排放量在两吨左右,煤焦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达90%。

2022-11-01

“锂电新贵”双主业发力,永兴料凭啥暴涨近6倍?

,永兴料沾了热门赛道的光;另一方面是永兴料自身还是有几把刷子在,不然也不会获得主力资金的青睐。

2021-10-12

手握“金刚钻” 专揽“瓷器活”——柳中板厂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发展速写

8月13日,中板厂“板标牌打印点焊机器人系统”正式投入使用。

“云尚誉”平台上线试运行 助力柳州市金属循环利用产业步入数字化运行时代

日报消息(通讯员蒋国华、曾理报道摄影)3月30日,由柳集团旗下裕公司运营、东信公司自主开发的“云尚誉”再生资源交易平台(以下简称“云尚誉”平台)试运行仪式在柳会务中心举行,这标志着柳集团及柳州市金属循环利用产业步入数字化运行时代

集团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近千亿元利润超九十亿元用绿色发展创造金色价值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10月18日从柳集团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柳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989.98亿元,利润90.20亿元。这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亮出了柳州做工业、兴工业的十足底气。

用智慧挺起架的脊梁——访广西联建筑劳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季建川

10万余吨结构、超3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是季建川在柳发展时,主持或参与建设的建筑结构工程总量。

保质保量交付结构产品订单

工人对已焊接的结构进行除锈。3月26日,记者在位于柳北区工业园区的广西万腾结构有限公司看到焊花四溅、机械运转,工人们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确保一季度订单保质保量交付。

中国铁行业呈现良好发展格局

中国铁行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进行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实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为世界铁蓬勃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2023-10-18

铁减污降碳以技术创新谋出路

而去年,铁业吨的综合能耗降至540千克标准煤,吨二氧化硫和颗粒物的排放量均低于0.5千克,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与此同时,铁产量从2010年的逾6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10亿吨左右。

2021-08-09

启动海关AEO高级认证 透露出重要信息——大手笔!柳每年进出口将超70亿美元

他说,随着柳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及铁板块“一体两翼”战略的实施,未来预计每年进出口贸易将超过70亿美元,因此亟需获得海关AEO高级认证。

铁线上的“白衣天使”——访广西柳州铁集团有限公司技能专家黄芝敏

【人物档案】黄芝敏,梧州岑溪人,1989年11月生,中共党员,现任广西柳州铁集团有限公司技能专家,黄芝敏自治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曾获得“广西技术能手”“广西三八红旗手”“柳州市青年岗位能手”“柳州工匠

集团排名上升

其中,广西柳州铁集团有限公司位列榜单第238位,成为唯一登榜的柳州企业。此次柳凭借1065.38亿元的2023年营业收入上榜,较上一年排名上升17位,在广西上榜企业中排名第二。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