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钠离电池 | 耗时 33 ms

“锂之父”陈立泉院士:全世界的能都用锂储存,根本不够,是新首选

与此同时,我们现在应该要发展跟锂工艺、技术各方面都差不多,它的负极也是碳,我们现在是用无烟煤,正极可以不含贵重金属,像钴、镍都不含,可以只含铜、铁和锰这些比较便宜的元素。

2021-01-21

山西1兆瓦储能系统投运

▲全球首套1兆瓦子储能系统投运储能是支撑能源互联网、智能微网、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技术。

2021-07-15

发展获工信部支持 有望推出行业标准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在对《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的提案》的答复函中表示,锂等新型是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压舱石”,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加强布局,推动发展。

2021-08-26

全球首条吉瓦时级生产线产品下线

11月29日上午,全球首条吉瓦时(GWh)级生产线产品下线仪式在安徽省阜阳市举行。该生产线是三峡集团所属三峡能源、三峡资本与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政府、中科海深度合作的阶段性成果。

2022-12-06

宁德时代致力推进在2023年产业化

3月8日,宁德时代通过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正致力推进在2023年实现产业化。公司一直引领国际前沿的研究,目前正全面推进子、M3P、凝聚态、无钻、全固态、无稀有金属技术布局。

2023-03-21

将应用于下一代

1.应用于下一代去年7月份,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基于材料体系的突破,其芯单体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是目前最高水平,但是和当前锂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22-01-14

科学家研制出高比能高倍率准固态子微型

44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二维材料与能源器件研究组研究员吴忠帅团队与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团队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余彦团队合作,开发出具有高比能、高倍率的准固态子微型

2020-02-26

“一二五”工程又获新进展:年产10万吨锂解液项目成功试产

6月26日,广西第一个锂解液项目柳州法恩赛克年产10万吨锂解液项目成功试产,标志着能源系统等五大自主产业链向上游加快延伸,加速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自主可控目标。

日媒:有望用于动汽车 中企或在2023年投入使用

据《日本经济新闻》12月17日报道,继锂之后,备受关注。报道称,该不使用产地分布不均的稀有金属,可望帮助企业稳定采购材料并降低生产成本。

2021-12-28

储能大规模运用还有多远?

产业界对充满期待。9月30日,华阳集团与中科海联合打造的全球首批量产达1GWh芯生产线投运。子被视为继锂以来,最被看好的化学储能路线之一。

2022-10-18

企业为方能源完成今年第三轮数千万元融资

本轮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芯产线和材料产线的后续运营、增加研发投入、引进人才以及市场拓展。

2023-01-30

宁德时代老总喊话,概念股掀涨停潮,真有这么猛?

相比较而言,有哪些优势?其商业化对锂又将产生哪些影响?来了作为A股市场“锂一哥”,宁德时代的一举一动都在资本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

2021-07-14

理性看待:是小众而不是主流,是点心而不是主食

近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第一代本身不是一个新鲜话题。关于的研究分析已经很多,先前在微博上也曾简明扼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2021-08-02

全球首套1MWh储能系统正式投运,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此次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技术及其产业化走在了世界前列,同时将进一步推动商业化应用发展。

2021-07-15

中国能建中标国内最大子储能项目EPC总承包

财联社10月10日,中国能建中工程安徽院近日中标三峡能源安徽阜阳南部风光储基地项目储能系统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是目前华东区域最大的网侧化学储能项目,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子储能项目。

2022-10-18

无溶剂工艺改善锂制造

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WPI)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溶剂工艺来制造锂极,这种极比目前市场上的极更环保、更便宜、充更快,这一进步可改善动汽车的制造。研究成果发表在《焦耳》杂志上。

2023-06-28

进入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名单,产品研发、商业应用同步推进

1MWh子储能系统研制成功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我国在技术及其产业化走在了世界前列,同时意味着步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

2022-05-27

首推1代、获数家券商唱多,宁德时代为何还是跌跌不休?

不过,对于这一波澜的搅动,“功不可没”。宁德时代首推第1代,数家券商齐唱多7月29日,宁德时代举办了一场被业内称之为“简短而重磅”的线上发布会。

2021-08-11

多氟多“试水”

9月25日,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多氟多、梧桐树资本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六氟磷酸锂和项目展开合作。

2021-09-27

俄德合作开发

  作者: 董映璧  俄罗斯国立研究型技术大学莫斯科国立钢铁合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生物化学物理研究所和德国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共同合作,日前研发出可以替代锂

2020-07-2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