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上,抽水蓄能电站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的电价政策还不够明晰、仍在探索,直接导致投资收益存有不确定性;而锂电池以外的新型储能技术还没有形成规模化产能,钠离子电池、飞轮等新型储能技术的生产工艺、关键材料等也是一大挑战
202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组平均监测价格降幅为13%,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链持续规模化,预计2023年有望突破100$/kWh,届时将驱动主流A级纯电动乘用车拥车成本达到平价拐点,加速新能源汽车在更大范围内的全面普及
同时,“维多利亚大电池”项目使用的电池产品属于特斯拉旗下专门用于公用事业级储能项目的产品系列,特斯拉于2019年正式公布了其大型固定式储能电池开发规划,随后相继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以及美国加州开启相关试验项目
;厦门大学彭栋梁团队目标开发400Wh/kg,循环500周的(固态)锂离子电池样品;青岛能源所崔光磊团队目标开发单体电池比能量≥300Wh/kg,循环寿命≥2000次的固态锂电池,并实现装车考核。
目前,中国动力电池正极市场被三元电池和LFP电池瓜分,得益于突然爆发的出货量,今年前10个月,LFP电池出货量达87.52GWh,已经完成对三元电池市场份额的反超。
今年3月,Gogoro宣布与辉能科技达成合作,共同研发全球第一颗电池交换式电动机车固态电池原型。之后,双方计划将最新的电池科技导入二轮电动载具市场。全新的固态电池技术有望在未来3至4年逐步迈入量产。
根据各地2023年至今颁布的电池重点建设项目统计,全国动力/储能电池项目规划产能建设超1550GWh,数量超115笔,总投资近5000亿。其中,TOP10动力电池企业的项目占比大多数,是主要投资力量。
竞争加剧的同时,中韩两国动力电池企业还纷纷“ 出海”,寻求新的机会。01 电池竞争日趋白热化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销售量为690GWh,电池组市场规模达1255亿美元。
风电、光伏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达到1.1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13.8%,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可再生能源竞争力不断增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已投运的电力储能项目中抽水蓄能占比达77.6%,新型储能占比21.4%。在新型储能中,锂离子电池装机比重最大,达93.9%。
唱完歌曲,将车辆停放妥当,廖志成通过手机操作打开电动车车座,取出电池,走到台上摆放着的一台橙色立式四口智能换电柜前,扫描柜体上的二维码,仓门打开,放低电量电池进仓,关好仓门,另一个仓门自动打开,取出高电量电池
国内电力储能和通信储能需求爆发,推动磷酸铁锂电池需求大涨。1月5日,中国移动今日发布公告称,启动2022年至2024年通信用磷酸铁锂电池产品第一批次集中采购。
无钴电池作为全球动力电池技术演化的重要方向,也是现阶段主流车企和头部电池企业的发力重点,而从0到1的产业化突破,率先却被一家中国初创电池企业来完成,这背后的原因值得行业探究。
下游市场产销持续高速增长,推动着锂电产业链相关企业纷纷加快扩产步伐。今年以来,从上游锂矿到中游锂电池生产厂商,再到下游的应用市场,各路企业都在跑马圈地抢占市场,资本市场上的表现也非常抢眼。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