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金属氢 | 耗时 24 ms

国内首个站内天然气制一体站试运行

南庄站是国内首个站内天然气制一体站,日制能力达到1100公斤,可满足公交车100车次或物流车150车次的加需求。

2021-07-29

探访盐城能公交

从外观上看,能公交除了车身印有“燃料电池巴士”字样外,与其他燃油和电动公交车并无太大差别。盐城能公交正式上路。 谷华 摄“盐城能公交正从少量示范,走向规模化推广。”

2019-11-25

苏格兰建设360万欧元的能项目 将海水转化为

2020-01-17 08:41:31 能源界网一家处于能技术前沿的苏格兰公司正在与一个欧洲项目合作,将海水转化为岛屿地区可使用的可持续燃料。

2020-01-17

江苏省推出燃料汽车行动规划,2025年要建成50座加

按照《规划》,到2021年,江苏省能及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产业主营收入将达到500亿元,燃料电池车整车产能超过2000辆,电堆产能达50万千瓦以上,建设加站20座以上。

2019-09-02

明天能自主技术燃料电堆成功下线

2019-10-21 08:48:40 能观察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个燃料电池自主技术产业化基地在六安建成投产及我国首个自主技术生产的首台套电堆正式下线,开启燃料电池自主化产业化新进程

2019-10-21

站最高补500万 张家港鼓励能产业发展的有关意见发布

对日加能力达到500kg/d的35MPa加站或日加能力达到200kg/d的70MPa加站,按加站设备投入额的30%补贴,最高不超过300万元;对日加能力达到1000kg/d的35Mpa加站或日加能力达到

2020-11-05

339批公示:雄韬恒配套第一 国电投能、谷夫科技首配套

2020-12-10 11:27:32 势银电产业聚焦12月8日,工信部发布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339批)拟发布内容的公示。

2020-12-11

能产业或于2025年迎拐点 无碳制是大方向

能发展如果要迎来拐点,燃料电池相关材料的国产化是关键。发展能要置于“无碳绿”的目标下“能的生态是一个供应链,包含制、储、加三个部分,应用链主要是交通的应用链。

2020-10-21

《全球能观察2021》系列研报之四:全球能应用发展趋势观察

随着全球产业技术快速发展,能应用正从化工原料向交通、建筑及储能领域快速渗透,未来还将在、绿化工、储能、混合能源系统、智慧能源系统中得到全面应用。

2021-08-04

西班牙发布国家能路线图,正式加入欧洲“能联盟”

2020-10-19 10:45:11 国际能源参考日前,西班牙政府发布国家能路线图,并宣布将在2030年建成4吉瓦可再生能源制产能,正式加入欧洲发展能产业的联盟。

2020-10-20

格林美入局燃料电池催化剂

2020-10-16 11:18:31 高工电   作者: 司小国  在国产燃料电池催化剂市场向好的形势下,一家锂电材料上市公司已开始对燃料电池催化剂展开布局。

2020-10-16

装上阵”千帆竞发

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去年我国能产量和消费量均突破2500万吨,成为世界第一制大国。今年又有20多个省相继出台产业战略规划,在“装上阵”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2021-09-07

中国能联盟:2050年中国能源比例将达10%

2019-06-27 08:57:07 界面6月26日下午,中国能联盟在山东潍坊潍柴集团发布《中国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

2019-06-27

国际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能源安全、环境压力催生能发展热潮

能被中国重视只是近几年的事情,但是殊不知,现任国际能协会副主席的毛宗强早在二十六年前便开始接触能,研究内容包括氧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纳米碳储、新型制方法、能经济与安全、能标准等等。

2019-03-28

国内首个管道输母子加站在攀枝花投运

11月25日,由东方锅炉和攀枝花花城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建的国内首个管道输母子加站在攀枝花市正式运营。

2022-12-06

广州石化燃料电池供中心将于8月投产

会上,还举行了广州市能专家委员会专家聘任仪式和广州市能产业发展联合会揭牌仪式。

2020-07-31

华商怡禾携手华商能进入加站装备市场

2022年7月15日,华商怡禾能(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商怡禾”)与华商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简称“华商能”)在青岛举行了500kg和1000Kg隔膜式气压缩机成撬交货仪式。

2022-08-11

燃料电池开启重卡时代

“要优先发展能商用物流车,在重型柴油车密集地区,如港口及物流园区,能够便于集中建设供体系,保证能全生命周期运营的经济性。”

2020-06-08

北京布局能产业:2025年前燃料车突破万辆

去年北京能产业产值约30亿元气具备来源广泛、清洁高效和应用场景丰富等多项优点,被认为是清洁多能的二次能源载体。

2021-07-09

外资竞逐中国能产业新势

记者在采访日本JXTG能源集团时了解到,加站分两大类型,分别是外供站和站内制站,后者的建造成本更高,在日本建立一座站内制站的成本,大概为4到5亿日元(合人民币3000万元),

2019-08-2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