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采购合同 | 耗时 12 ms

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能源商用车型

谭丕创对货拉拉集团与广西汽车集团的作落地表示祝贺。他表示,柳州正加快推动汽车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西企业与企业家联会关于做好2025广西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及发布工作的通知

(五)开放作与可持续发展。深化国际经贸作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落实“双碳”目标与绿色低碳转型、ESG管理与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等。二、申报要求(一)企业范围。

产品畅销 产业协 ——聚焦柳产车加速驶向东盟

在印度尼西亚随处可见的新能源汽车,在越南公路、项目现场忙碌的卡车,在马来西亚奋力赶工的零部件工厂……这些“柳产车”元素,为东盟国家制造业发展注入一股柳州动力,也成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智造与东盟经济共体产业协发展的精彩篇章

自治区科技厅关于转发科技部国际作司关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作”重点专项2025年度中奥政府间产学研

各有关单位:科技部国际作司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作”重点专项2025年度中奥政府间产学研作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现将申报指南转发给你们,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跨界作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中欧校友汽车产业协会来柳,与东风柳汽围绕“龙行工程”战略落地与新能源物流生态体系建设共签署多项作协议。

2025-04-15

我市通过混产业用地政策盘活柳东新区一宗存量工业用地 项目建成后年产值约7.2亿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近日,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探索混产业用地供应模式,于今年7月通过混产业用地政策盘活一宗位于柳东新区的存量工业用地,项目用地面积约285亩,计划总投资约8.12

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4月14日,市长张壮率队到柳东新区调研服务企业,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服务企业各项工作

2025-04-15

2025年一季度我市经济开局良好 全市生产总值比增长4.6%

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720.03亿元,比增长4.6%。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相关负责志就《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答记者

记者就此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志。问:《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整体考虑是什么?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工作。

加快推动项目建设 实现作互利共赢

柳州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优越,程力集团是中国专用汽车领域的龙头企业,双方作前景广泛。

我区上半年招商引资超4900亿元 比增长24.6%,完成全年目标的60%

日报消息 据《广西日报》报道:2025年上半年,广西招商引资交出亮眼成绩单:1—6月,全区新签约项目超1500个,投资总额超4900亿元,比增长24.6%,完成全年目标的60%;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占比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

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访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党委书记许靖波许靖波。

前八月“柳字号”出口东盟国家比增长66.5% 汽车及零部件、锂电池出口增长较快

近日,记者从柳州海关获悉,今年1月至8月,我市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值63.7亿元,比增长62.2%;其中出口61.8亿元,比增长66.5%。

基于智能协的人形机器人在汽车智能制造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本次开放清单共发布应用场景25个,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建设实施类,共15个场景,该类项目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分析和设计,场景成熟,可直接开展作;二是前期论证类,共三个场景,该类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可参与可行性研究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 柳州企业正“智行”

日报消息 据《广西日报》报道(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覃伟立):日前,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柳州举行宝骏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制造“三智”深化作签约仪式,全面升级战略作伙伴关系

聚焦新兴产业谋作 携手实现更高水平互惠共赢

张壮表示,柳州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丰富应用场景是柳州发展人工智能的优势,希望双方在原有作基础上,不断拓展作领域,助力柳州高质量发展。

2025-02-22

以“三个突破年”加快打造柳州产城融示范新城区

“当前,柳江区贯彻落实自治区、柳州市‘新春第一会’精神和工作部署,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以开展工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个突破年’活动为抓手,加快打造柳州产城融示范新城区

2025-04-12

深化产教融 赋能柳州发展 校企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

通过深化产教融、校企作,学校将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建设成技术创新的孵化器、人才供给的蓄水池、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全链条谋划 全过程服务 1月至7月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产值比增长17.1%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8月29日,记者从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攻坚小组获悉,截至7月底,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共有62家,全市化工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达到63.1亿元,比增长17.1%。

专注生产精密钢管 巩固优势向海图强 柳州金都新材料上半年营收比增长超过50%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实习生李镇江报道摄影)在工业制造领域,精密钢管如人体的血管,承担着输送介质、传递能量的关键作用。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