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记者殷俊红)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微获悉,2022年1-10月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我国光伏产业运行良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各环节产量再创新高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8年,中国全部新增装机的38%为太阳能发电,今年前十个月,多晶硅产量达到27.6万吨,同比增长34.6%;硅片产量达113.7吉瓦,同比增长46.1%;电池片总产量达到
3月31日,通威股份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扩大在高效晶硅电池产业的规模优势,推动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通威股份旗下通威太阳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威太阳能”)拟与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签署《投资协议》
2023年6月28日下午,柳州市轻工业发展促进中心李军年主任带队一行4人到我中心就服务轻工业企业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工作交流,我中心主任翁蓉、副主任卓柳凌、汪涛参与了座谈。
昱能科技、斯维克、鸿禧能源、艾能聚、科威尔、青岛高测、微导纳米、海优威、明冠新材、禾迈、古瑞瓦特等企业已发出其上市意愿,部分已进入上市辅导期,一大波上市企业正在路上。
按照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最新出炉的数据,2019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达到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其中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额分别达到9.5亿美元、6.6亿美元和90亿美元,硅片同比下降
2019年8月,中环股份推出210大硅片后,一下子将当时主流的156、158硅片尺寸提高了多个层级;事实上,硅片大尺寸化已经成为光伏行业发展的一项规律,但硅片尺寸的迅速变化显然需要产业链方方面面的配合,
3月15日,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办,大成方略纳税人俱乐部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暨财务数字化工具运用培训班”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可以发现的是,这些企业基本涵盖光伏整个产业链,包括10家辅材企业,占比最多达26%;7家设备企业,占比18%;6家电站开发企业,占比15%;3家硅料企业、4家逆变器企业、3家一体化布局企业、2家零部件企业
每年上海SNEC都是各大厂商推新产品的机会,但往往雷声大,雨点小,能真正形成量产和市场规模的产品比较稀缺。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晶科的Cheetah高效单晶是形成量产和一定市场规模的典范。
这是继2017年日本公司创造单结晶硅电池效率纪录26.7%以来,时隔五年诞生的最新世界纪录,也是光伏史上第一次由中国太阳能科技企业创造的硅电池效率世界纪录。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家最初为其他公司做配套的企业,在14年后会成为中国光伏行业绝对够实力的“王者”。凭借着大哥公司昱辉阳光的订单以及无锡尚德、台湾企业的大量预付款,晶科能源在成立后得以快速发展。
光伏玻璃生产线 资料图12月20日晚间,亚玛顿(002623.SZ)、安彩高科(600207.SH)发公告称,其分别与晶澳科技(002459.SZ)和天津环睿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长单,两份合同涉及金额预估约为
2019年末,中环股份一则量产210大尺寸硅片技术的消息直接将210技术推热,后者逐步被业界公认为未来重要趋势——随着硅片尺寸的增加,单片硅片产出的电池功率由原先的6.2W提升至10W;封装组件的功率也由原来的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