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3 09:34:52 人民政协报日前,阿特斯、晶澳科技、天合光能等上市公司先后公布了2020年年度财务报告,三家企业在营收、净利润上均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图片来源:晶澳年报在2020年多个主要光伏市场都创下新增装机量记录的情况下,很多龙头企业的业绩都获得了不小的增长,晶澳科技也不例外。
2021-02-23 12:45:10 中国能源网近期双良节能与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签订了《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工业买卖合同》,合同标的为内蒙古通威高纯晶硅有限公司二期5万吨/年高纯晶硅项目使用的多对棒还原炉设备
晶科能源是目前生产世界上最高效率、最先进的N型电池和组件的龙头企业,量产的N型电池效率已经达到24.8%, 并剑指25%,量产组件效率22.3%,良率达到99%以上。
NO.2同煤集团:进军光伏全产业链成立于1949年的同煤集团是第三大煤矿国有企业,仅次于神华集团及中煤能源集团,是全国亿吨级动力煤生产企业之一。
在2019SNEC展会上,各大企业强势出击,纷纷推出半片、叠瓦、拼片等高效技术叠加的新型组件产品,一些头部企业不约而同的推出功率400W+高效组件产品,这也正式拉开组件4.0时代的技术博弈。
从上游硅料技术研发、中游组件生产制造,到下游电站开发,江苏苏州集聚了一批在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竞争力的光伏企业,今年以来生产情况稳中向好。
2019-11-12 13:52:35 5e自2018年晶科Cheetah组件首度将延续数年的“156”硅片尺寸提升至“158.75”,组件功率破400W大关后,行业似乎又陷入尺寸大战的怪圈:
事实上,根据相关调研,硅料环节的行业平均成本水平在50元/公斤,即便如此,毛利率行业平均水平也达38%。可以说,产业链上游硅料的盈利十分可观!
近期,通威股份、隆基股份、晶澳科技纷纷宣布新一轮投资扩产计划,彰显出行业领军企业对光伏产业发展前景的强烈看好,一些研究机构也顺势喊出“光伏新周期开启”的口号,A股光伏板块随之“涨声”响起。
2021-06-01 08:43:56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5月31日,中环再次上调硅片价格,其中G12硅片上涨0.45元/片,M6硅片上涨0.28元/片,G1硅片上涨0.33元/片。
目前合肥已集聚光伏及新能源企业90家,其中规上企业44家。去年光伏组件、逆变器、电池片等主要产品出货量超过50GW、同比增长47.1%;今年上半年出货量达37.5GW、同比增长52.1%。
2022年,隆基绿能实现单晶硅片出货量85.06GW,连续9年稳居全球单晶硅片出货量第一。其中,对外销售42.52GW,自用42.54GW。
头部企业受影响小 全年稳产有保证国发能研院、绿能智库在调研中了解到,光伏产业各环节在疫情初期受到的影响有所不同,硅料企业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几乎不受疫情影响。
硅料产能陆续释放,都在等待硅料价格回落。似乎硅料价格回落,就可以解决光伏行业的内卷之忧,尤其是被抑制的终端装机,但复杂、动态、非线性的光伏产业生态,岂会如此单纯地博弈?
钱晶:拥有先进技术后,晶科还需将其转换成生产优势,其中包括良率、可靠性、准时交货性、充足的产能以应付客户需求和生产周期等。技术与生产上的优势,最终要转换成与客户的长期关系,让它们能信任晶科。
双良节能控股子公司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于2022年7月13日收到清电硅材料有限公司送达的《预中标通知书》,确认江苏双良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中标清电硅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高纯多晶硅一期5万吨项目还原炉设备采购邀标项目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智能光伏试点示范的通知》提出,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包括能够提供先进、成熟的智能光伏产品
“那时候连做羽绒服的企业也来做多晶硅。想到这里,不禁让我们这些做行业分析的人有些不寒而栗。”十年前的扩产潮之后,紧接着就是一轮行业洗牌。
下游受伤上游原材料短缺导致的价格上涨,必然会引起全行业各环节的利润分配变化,首创证券认为,硅料价格的上涨首先直接利好的是上游的硅料生产企业,其次是具备供应链优势,手握硅料供应长单的一体化龙头企业,而对下游的电池片和组件环节的利润都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