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部分中游企业面临较大成本压力,净利润下滑明显;另一方面,上游企业普遍赚得盆满钵满,并吸引大量业外资本纷纷跨界布局光伏上游产业链,但这也带来竞争升温、产能过剩的新风险。
其中,隆基股份表现最为亮眼,与其单晶硅片销售情况、海外市场拓展及不断降低非硅成本密切相关,同时,通过设备升级、工艺改进等,隆基股份硅片非硅成本同比下降31.75%。
■PV-info9月22日,曲靖市政府、曲靖经开区管委会与晶澳太阳能有限公司、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订三方合作协议,晶澳太阳能曲靖二期年产20GW单晶拉棒及切片项目,隆基股份曲靖二期年产20GW
早前,《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光伏产业目前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制造商提供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和零部件也都来自中国。甚至连光伏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绝大多数也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2019-10-23 11:28:14 乐山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乐山围绕产业链招商做大做强多晶硅光电产业我市围绕构建"3+1"现代产业体系,瞄准光电产业上下游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
据行业资讯,4月21日,中国硅业分会发布多晶硅最新跟踪价格,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单晶复投料飙至150元/kg,市场成交均价达到147.8元/kg,周环比上涨5.42%。
自7月以来,由上游多晶硅供需失衡而引发的产业链涨价风波,着实给原本摩拳擦掌的开发商和EPC企业带来了一记重拳。不过从8月底至今,狂奔向上的光伏价格逐渐“冷静”。
据新华社北京电 (记者安蓓、潘洁)记者日前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近日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健康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提出多措并举保障多晶硅合理产量、创造条件支持多晶硅先进产能按期达产
天合光能、隆基股份、晶澳科技、东方日升、晶科科技、中环股份等光伏头部公司陆续发布半年报,总体而言,以硅片、电池、组件为主业的公司已经彻底摆脱疫情影响,第二季度的光伏制造供应已经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状态,但下游
实际上,据了解,光伏中的组件生意历来都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不仅成本受上游硅料、玻璃等原辅材料价格的影响波动较大,而且下游大企居多,组件厂的议价能力不强。纯组件生产厂商总体来看毛利率并不高。
个股:光伏行业(Wind光伏指数成分股)中16只个股实现正收益,其中,迈为股份以14.75%的涨幅领涨,晶澳科技以-16.47%的跌幅领跌。
—晶科能源Swan系列新品重磅亮相2019 SNEC 引领双面组件变革趋势2019-06-06 16:50:09 中国能源网6月4日,全球极具创新力的光伏企业("晶科能源"
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西宁光伏产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超200亿元,是2021年同期的3倍多。截至2022年底,西宁已聚集多晶硅、单晶硅、组件等光伏产业链企业13家。
根据光伏产业链特性来看,这轮整体产能增长潮是由硅片扩产开始,硅片产能扩张和释放,使得硅片大量出货,而中游作为产业链较“弱势”环节,议价能力较差,导致电池片、组件厂家不得不开始大规模扩产。
第一,硅片厚度统一了,都变成了155μ隆基11月报价还是150μ厚度,修改后和中环统一了。第二,价格统一了。核心主流产品182尺寸,中环隆基统一到5.4元。
但近期硅片、电池片价格的上涨则再次将组件价格拉入不确定的趋势中。从一二线组件企业对比来看,相较于一线组件企业,同规格组件二线企业报价较一线组件偏低约5~10分/瓦左右。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