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多个地区正在进行氢能源产业园的建设,大力推进氢能产业应用落地,其中氢能源在汽车上的应用发展较快。其中广东、河北、湖北、上海、山东、海南等省市已出台各种扶持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发展氢能产业。
从目前来看,通过近几年的技术创新,国际主流动力电池企业的每度电的成本已经相较于三年前下降近一半,下降至130~150美元/千瓦时,且随着人工智能、云平台及与主机厂的合作趋势加快,这一成本仍有可下降的空间
除了五大发电集团,三峡集团和华润电力规划的目标也较为远大。三峡集团“十四五”新能源新增装机预计在5400-6400万千瓦左右。华润电力也规划了4000万千瓦。这还不包括地方能源国企。
春节后复工以来,电网工程建设有序展开,线缆、变压设备、电源材料、机械等上下游产业链企业也随之“共振”,共同释放新的发展活力。
通威太阳能(官网图)组件扩张之路实际上,自2016年并购通威太阳能(合肥)之后,通威股份就拥有部分组件产能,规模约为1GW。但彼时产能有限,并未引起行业注意。
近日,在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2022年组件与逆变器融资价值报告》(简称“报告”)中,天合光能再度获评100%可融资性,持续成为全球最具融资价值组件品牌。
其中,绿电交易充分体现了绿电的电力商品价值与环境价值,可有效促进新能源企业健康发展;用户通过购买绿电,既能满足生产用能需求,又能获得可追溯的绿色环境价值权益,拓宽了企业减排路径,增强了产品国际竞争力。
我国目前是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其中以电热行业为主,其次高耗能的制造业的碳排放量也是巨大的。钢铁行业则是制造业中碳排放最高的行业,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5%。行业能源结构高碳化,煤、焦炭占能源投入近90%。
引力变动力产业集成稳存量智能电网产业园、机器人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秋日的北部生态新区,一派欣欣向荣,新区的数字兴城见证着柳州数字经济产业从“0”到“1”的嬗变。
8月锂价继续上涨。磷酸铁锂(LFP)电池的月度市场份额为51.3%,自2019年以来首次超过镍钴锰三元锂离子(NMC)电池,进一步提振对碳酸锂的需求。从电池回收的金属可能有助于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需求。
除天翔环境外,据记者不完全统计,*ST节能、盛运环保、*ST凯迪、神雾环保这四家环保企业也正面临退市风险。目前,这五家公司合计债务逾期达294.29亿元。
这是我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中重点描述的内容。大力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渗透,系统化、体系化的解决氢能的全流程安全、绿色和高效问题就成为重点。
应该说,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因为无论是企业、行业还是地方政府,资源禀赋是有差别的,不可能都笑到最后。目前,已有30多个省级和地市级的政府亮出了氢能经济规划,大多涉及氢燃料电池和氢燃料电池汽车。
核电投资者也希望利用约60%的核能废热,以实现更多的投资回报。为了满足这些需求,发电装置面临的挑战远不止将功率最大化那么简单。这些挑战不仅体现在设计和建造上,还体现在日常运行中。
8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在电网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的基础上,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近期公布了2022年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名单,共有8家企业上榜。其中,包括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柳州柳工挖掘机有限公司等3家柳州企业。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