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记者深入相关企业采访。即日起,本报推出聚焦柳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随着中国继续工程教育协会调研组的到来,柳州人才新政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全市人才总量已达90万人。
承前启后绘蓝图,继往开来谱华章。1月15日,柳钢集团第一届七次职工代表大会在柳钢文化中心召开,并设柳钢会务中心、防钢基地、中金基地视频分会场。
关于开展“工业柳州向未来绘铸心中工业梦”首届工业柳州青少年艺术作品征集大赛的通知柳文广旅发〔2023〕64号全市各中小学,各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办公室关于开展 5·23 广西全民艺术普及月系列活动的通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江宏坤)昨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费志荣率队来柳督导招商引资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柳州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柳州制造、柳州智造“走出去”,也积极招商引资将外资企业“引进来”。
7月8日,明阳智慧能源集团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张启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能源最核心的是依托于未来的技术发展。风电技术发展有它的脉络和规律。
届时我市各国有企业将带来众多特色产品,在国资国企民族集市上展销展示,为广大消费者搭建值得信赖、买得放心的展销平台。
8月10日,今年刚大学毕业的邹雅群收到了心仪已久的柳州某公司的入职通知:“不止一家用人单位给我抛来了橄榄枝,来柳州的求职之路比我想象的更顺利。”而这份幸运,邹雅群归因于柳州这座城市本身。
及时政策雪中送炭疫情冲击给市场主体带来了多方面的困难,我市在制定财政金融支持政策时换位思考,急企业之所急的利好政策如同雪中送炭。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韦斯敏)昨日,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常务副主席蔡丽新率队来柳,聚焦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开展经济工作督导,强调要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推进高水平开放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开展创建3年来,我市不仅全部完成国家下达的四项任务,还创新打造了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小米粉成就大产业等多项具有柳州特色的“双创”新模式
广西北部湾大数据交易中心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简称《数据二十条》)发布以来,各地、各行业探索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引入社会化力量进行开发利用
来自中国和东盟智能制造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在线上线下互相交流先进理念,展示最新成果,推进务实合作。
“绿色低碳强吸声降噪与空气过滤材料的关键应用与研发”……7月下旬,一份来自长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大学、暨南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路演清单,引起我市部分企业关注。
在北京宣武门拍摄的蓝天白云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摄【亲历者说】在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的主楼里,悬挂着一幅特殊的日历图,日历图显示着北京2013年以来每一天细颗粒物(PM2.5)的浓度情况。
日报消息(记者陆晓艺)18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跃飞率自治区调研组来到柳州,以座谈会和实地走访的形式,就我市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及公益诉讼工作情况开展调研。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