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迎新有礼| | 耗时 39 ms

关于开展型研发机构、创联合体、重点实验室申报意向摸底工作的通知

关单位:根据《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印发〈广西型研发机构管理办法〉的通知》《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创联合体管理办法〉的通知》《自治区科技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修订

重创重科研 塑造发展动力源

12月13日,记者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科技科获悉,认定的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名单发布,三江侗族自治县仙池茶业限公司(以下简称“仙池茶业”)技术中心等我市6家企业技术中心上榜。

能源担当主力 技术不断迸发 ——我市上半年汽车产业亮点观察

“全市能源产销量超越燃油车”“多家车企出口创高”“零部件受越南青睐”“无人驾驶产品丰富”“‘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今年以来,我市汽车产业多点开花,从技术、智造到产品,都迸发出旺盛的创活力

制造更智能 产品更智慧 ——关注上半年我市兴产业和质生产力发展亮点

今年以来,柳州这片工业沃土上,兴产业持续焕发着旺盛的生命力,质生产力正推动制造业加速变革。从产品到产业,从项目建设到扬帆出海,质生产力的表现都十分抢眼。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务院国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关于印发《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的通知工信部联信发〔2024〕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人工智能助力服务升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搭载人工智能(AI),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升级。

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

,构建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聚焦汇聚共享资源,搭建材料大 数据中心总体架构;聚焦序流通和安全共享,建立数据管 理共享机制和偿交换规则;聚焦激活数据要素潜能

2025-05-13

我市增4家自治区科创飞地 逐步实现区域创资源与产业结构优势互补

广西柳工深圳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深研院”)是柳工首个研发的创飞地。

智启柳州未来 赋能工业

一、以基金为纽带,构筑人工智能发展生态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健全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壮大耐心资本,更大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梯度培育创型企业。

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 年)

为破解我国材料领域中试平台统筹布局不够、建设质 量不高、服务支撑不足等问题,支持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建设 材料中试平台,根据《制造业中试创发展实施意见》《“十四 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

2025-05-14

做强优势产业 做大兴产业

风电、光伏储能等能源产业正在稳步发展,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科技创推动“AI+汽车”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是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型工业化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明确指出:“面对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的形势,要充分发挥型举国体制优势,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序发展。”

产业集聚 引领能源产业发展

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产品零碳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蕊、实习生覃海蕗报道摄影)昨日,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在北部生态区零碳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举行。

2025-04-29

以“智”造赋能基建 跑出创“加速度”

从智能张拉机器人到刷纪录的转体球铰系统,柳州泰姆预应力机械限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30余项专利技术,不仅解决了传统预应力施工的效率与安全痛点,更以超前布局抢占市场先机,成为广西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加快创建国家型工业化示范区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再立

张壮强调,要把发展重心转移到大抓工业上来,坚守工业本色、挺起工业脊梁、重振工业雄风、再创工业辉煌,扎实推进型工业化、发展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加快创建国家型工业化示范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再立

关于2024年第二批专精特中小企业认定及2021年专精特中小企业复核拟通过名单的公示

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4年第二批专精特中小企业认定和2021年专精特中小企业复核工作的通知》(桂工信企业〔2024〕846号)要求,我厅组织各市开展了2024年第二批专精特中小企业认定及

广西高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2024年第一批高技术企业复核结果的通告

(桂科发〔2024〕309号)各关单位:根据《高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国科发火〔2016〕32号)和《高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等关文件规定,现按程序将2024

能源产业集聚成长

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集中投产仪式今年以来,阳和工业区(北部生态区)能源产业快速集聚成长,一季度实现产值同比增长30.8%,成为区工业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赋能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力”

推动“数智柳钢”建设,通过人工智能等兴技术推动全流程的协调管理优化运行,能够同时发挥钢铁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数据资源优势,探索企业生产过程的规律,培育质生产力,拉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