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迎新有礼| | 耗时 30 ms

能源汽车行业周报:全球动力电池产能快速增长

目前,特斯拉已在弗里蒙特的一家试点工厂生产这款电池,并计划到2021 年底使年产量达到10GWh。

2020-12-02

多部门介绍《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关情况

2020-11-04 08:41:31 人民日报   作者: 王政  国办3日举行吹风会,多部门关负责人介绍《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

2020-11-04

美国将部署1.5GWh型锌空气电池储能系统

2020-09-07 10:38:09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据外媒9月1日报道,Eos Energy Storage计划在德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共部署1.5GWh的型锌空气电池储能系统,

2020-09-07

税务总局举行落实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题闻发布会

大家参加国家税务总局落实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题闻发布会。

2022-06-30

柳州高区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力度 “借脑引智”助高质量发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通讯员贝茜茜)日前,柳州高区博士后工作站来了一场开题考核评审会。

我市一批“双百双”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五项目总投资22亿元

日报消息(记者韦斯敏)16日,2020年广西“双百双”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柳州市现场会在阳和工业区举办,我市来3个项目竣工投产和2个项目开工。

曹志刚: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没任何技术障碍

作为风电行业龙头,疆金风科技股份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如何看待碳中和目标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影响?风电供应链又该如何应对未来的全面平价时代?金风科技的未来发展战略又将如何部署?

2020-11-18

能源汽车大数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退役电池约25GWh

2019-08-19 09:48:13 电缆网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在8月18日举行的年中成果发布会上发布的《中国能源汽车大数据分析报告(2019)》的简要版(以下简称《报告》)显示,预计到

2019-08-19

青海成中国首个能源装机达到50%省份

陈立 摄5月4日记者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青海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609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50.48%,成为中国首个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的省份。

2020-05-06

鼓励汽车消费政策望陆续落地 能源车或成重点

预计后续像广东、浙江、上海等汽车工业占比大、地方财政条件较好的地方将陆续政策落地,主要包括增加牌照指标、能源汽车购车补贴、“国六”车型置换补贴等。

2020-03-09

多方携手推进市场化交易 疆内外电力市场共同促进能源消纳

疆自治区政府和国家电网限公司的支持下,国网疆电力限公司持续实施电能替代和疆电外送,推动电力市场化交易改革,扩大消纳能源电量规模,带动了能源行业蓬勃发展,将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能源结构转型

2020-10-15

环保风口下 生物质发电来“最好时代”

随着中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重视程度的逐渐提升,一系列关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生物质项目管理以及生物质发电优惠上网电价等政策文件相继出台,引导国、民营以及外资企业投资参与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建设。

2019-08-01

福建泉州电网基建项目全复工 建设开工规模创历史

今年电网建设所基建项目已全部复工复产,开工规模创历史高。3月30日13时许,经过连续24小时的试运行,位于南安的220千伏蟠龙变电站3号主变扩建工程正式投入运行。

2020-04-17

培育业态 打造动能——关注我市以“旅游+工业”打造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持续打造工业特色旅游品牌,丰富旅游产品体系、创旅游业态,近年来柳州正以“旅游+工业”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为全域旅游赋能,打造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基建给充电桩行业带来了什么

不过对于中国能源市场而言,却在这萧瑟的大环境之下来了“光明”。

2020-03-27

兴小城镇产业园区规划出炉主攻食品工业、汽车零部件和机械加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粟桂利)11月23日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柳州市兴小城镇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

能源车股狂欢背后:车企纷纷向上突围 电池技术成竞争关键

面对日益白热化的竞争局面,各车企使出浑身解数战,电池技术或成突破口之一随着燃油车禁售的呼声越喊越响,能源汽车再度站上了风口。

2021-01-28

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60% 产销量下降未效缓解

从年内产销完成情况来看,行业产销整体下降的趋势并没得到效缓解。

2019-05-15

全区高技术企业总数年末望超2300家预计提前一年完成高技术企业增任务

…12月17日,记者从广西开展科技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闻发布会获悉,2018年,全区科技进步贡献率及综合科技创水平指数双提高,推动科技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