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迎峰度夏 | 耗时 22 ms

新能源汽车接发展拐点

新能源汽车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标志性产品,正来新的发展时代。数据表明,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过214万辆,中国销量达到125.6万辆,占中国新车销售比例的4.5%。

2019-07-05

习近平主席G20会金句

数据来源:外交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会主会场——杭州国际博览中心。 远摄(影像中国)习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巴厘岛会,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出席多边会。

2022-12-02

首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2019-05-28 16:36:32 中国能源网孟的北京,姹紫嫣红,万物并秀。5月28日,由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CHIC)主办的“首届中国清洁供热产业会”在北京开幕。

2019-05-28

“十四五”储能或新政策窗口期

电化学储能不受自然条件影响,且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高、工作电压大、循环寿命长、充电速快等的特点,发展潜力更大。随着新能源地面电站的快速建设,为了保障电网能够充分消纳,储能配置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2020-09-27

《2021绿色能源碳达碳中和高论坛》成功举办

2021-08-02 11:04:58 光伏头条2021年7月30日,由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云南省绿色能源行业协会共同主办的《2021绿色能源碳达碳中和高论坛》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办

2021-08-02

A股光伏龙头来“高光时刻”

—技术创新和海外布局“齐头并进” 东方日升再攀发展新高2019-09-19 15:46:51 中国能源网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光伏企业在实现国内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也加速布局海外市场。

2019-09-19

磷酸铁锂发展新机遇

据悉,该项目沿用了亿纬动力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可实现对苏盐井神工业园区用电负荷调节、削填谷等功能。

2021-07-14

上海市电力公司成功实施了今首次削需求响应,响应率104%

8月21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成功实施了今首次削需求响应,响应负荷共计21.87万千瓦,响应率104%。当天,共有5个负荷集成商、共计304户客户参与响应。

2020-08-24

储能客户首次参与 江苏电网削需求响应破纪录减少负荷402万千瓦

2019-08-02 09:00:09 国家电网报   作者: 倪国欣 马琎劼  前言:此次需求响应中的另一个突破是储能客户首次参与削需求响应。

2019-08-02

气温攀升,储能如何助力“降

储能的功能多样化,纯技术上来说,在不同应用场景中可提供多样化的功能,针对电网电力短时紧缺主要对应的是储能的调、需求侧响应等功能。

2023-08-01

江苏新能源产业集群重磅政策

江苏能源产业链来重磅政策加持。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对江苏沿海地区中长期产业发展做出规划。

2021-12-28

关于发布​“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5年中新、中泰和中南青年科研人员交流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转发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5年中新(加坡)、中泰(国)和中南(非)青年科研人员交流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桂科发〔2025

2025-02-12

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会将办

  本报北京4月3日讯(记者李芃达)从国新办3日举行的发布会上获悉,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会将于4月27日至2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

2023-04-04

加氢站今年会来“爆发式”增长吗?

自2019年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我国氢能来了快速发展。作为氢能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各地政府对加氢站建设的补贴和相关规划也非常明确。

2020-04-22

碳中和如火如荼 光伏来新“良机”?

19-20年,世界多个主要经济体均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清洁能源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光伏发电也成为主旋律,带动了全球需求增长。双碳和光伏的联系是?

2021-12-13

EVA价格止跌反弹 下半年或盈利修复

在下游光伏需求持续向好的情况下,EVA的盈利水平有望在下半年来修复。”今年以来,随着各新建产能的落地,供应缺口得以填补。

2023-09-21

螺蛳粉带动大健康产业加速跑 鱼区工业经济一季开局亮眼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日前,鱼区传来一季成绩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近15亿元,同比增长44%;工业投资完成约3.5亿元,同比增长328%。

2021-05-24

聚焦 | 碳达、碳中和的经济学解读

碳达的时间和值水平直接影响碳中和实现的时间和难:达时间越早,实现碳中和的压力越小;值越高,实现碳中和所要求的技术进步和发展模式转变的速就越快、难就越大。碳达是手段,碳中和是最终目的。

2021-06-23

国家能源集团积极接低碳时代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我国从碳达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60~70年时间,能源转型和碳减排承受巨大压力。

2020-11-30

安徽将制定2030年前碳达行动方案

2021-03-26 09:16:10 合肥晚报   作者: 方佳伟 高慧颖 王蔚  去年,全省市场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来突破,完成了首单水排污权交易和水权交易,积极引导生态受益者通过市场化手段对生态保护者进行补偿

2021-03-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