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辽宁电力加快绿色转型 | 耗时 42 ms

光伏将成全球最主要来源

到2019年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达到205吉瓦,占全国装机的10.2%,发量达到2240亿千瓦时,占全国总发量的3.1%,在我国能源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20-02-27

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重庆今年将新建充桩3万个

充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充换站基础设施,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保障。

2020-10-12

南方网在南方五省区在建20个智能网示范区

南方网公司发布的《南方网智能网发展规划研究报告》认为,智能网贯穿系统各个环节,架构体系涵盖发、输变、配等九大重点领域,是推动能源革命的重要手段。

2019-11-08

关于印发《广西强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强科技、发改、工信、教育、财政、国有资产等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努扩大研发机构覆盖面;强行业协会联动,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的作用,提升企业科技研发整体水平。

储能的江湖:锂和光伏龙头必争之地

这里主要谈谈储能业务(主要指储能)的产业链及典玩家。

2021-01-21

欧洲池逆袭日韩和中国,胜算几何?

池受制于人的无奈,这几年就像一只黑的乌鸦,时时刻刻在欧洲汽车制造商的头顶不停盘旋。对于曾经历过光伏产业大萧条的欧洲来说,这种慢进则退的危机感似乎更能体会。

2019-07-01

浙江在建最大海上风项目首台风机成功安装

记者从温州海事局了解到,12月20日下午,随着主机偏航、变桨及对接动作的完成,最后一片风机叶轮与机舱成功对接,浙江省最大海上风项目——华能苍南4号海上风项目首台风机顺利完成安装,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风机批量化

2021-12-23

桩建设布下“大棋局”

事实上,充桩建设不仅仅是要补齐新能源汽车发展中的短板,更为重要的是,充桩还是信息桩、数据桩、网联桩,能够推进出行领域乃至整个社会实现数字化

2020-04-17

全国推动新能源汽车充换服务“满”升级

同时,国网吉林按照“整体储备、分批建设”原则,推进吉林省二期换站建设布局,为项目在吉林省铺开奠定坚实基础。据初步统计,吉林省现有新能源汽车1.2万辆、充桩4100个。

2022-03-11

将成为过去式

在达沃斯论坛上,人们讨论着有关中国的一切,“金融”、"5G"、“新能源汽车”“绿能源”等话题被频频提及。

2019-07-05

政策持人形机器人行业 产业链公司谋篇布局

、应用场景丰富、市场规模庞大以及新举国体制优势,推动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支撑。  

2023-11-08

全球规模最大的商业化漂浮式海上风项目正式获得核准

  万漂浮式海上风项目一期位置示意图(来源:4Coffshore) 中建海南万漂浮式海上风试验项目位于海南省万市东部海域,规划总装机容量100万千瓦,计划分两期建设

2022-12-20

《标准创新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办法(试行)》解读

为做好《办法》贯彻落实工作,就相关内容解读如下:一、《办法》出台的背景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中国特现代企业制度。

麒麟池问世,或轻松实现1000公里续航

德时代已正式发布其第三代CTP技术,官方称之为麒麟池。CTP3.0麒麟池的推出,将再度强化“王”的核心技术与市场竞争

2022-07-25

柳州大知识产权保护度,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 推动“柳州造”全球化扬帆起航

今年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是“知识产权化运用促进高质量发展”。

国网甘肃完成变设备监控职责移交

2020-07-16 09:45:57 国家网报   作者: 韩婷 贾凤安  7月10日,国网甘肃省公司变设备监控移交仪式在安运维站举行。

2020-07-16

商务部:前三季度储能节产品走俏

据报道,在10月28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表示,根据商务大数据监测前三季度全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显示,储能节产品网上销售走俏。

2021-10-29

南网上半年可再生能源发利用率达99.87%

今年年初,为最大限度消纳清洁能源,进一步推动绿发展,南方网公司发布了2020年清洁能源消纳专项行动方案,从强清洁能源调度、发挥市场调节等六个方面提出24项措施。

2020-07-13

“新基建”催热充桩市场 头部企业迎利好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社会运行重点工作,要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新能源充桩纳入“新基建”,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2020-03-26

财政部下达补贴890亿元支持光伏、风等可再生能源发

大财下沉度,中央财政移支付资金向中西部和困难地区倾斜,支持地方尤其是困难地区正常运,以及公共服务提供和民生事业发展,增强地方“三保”保障能。(五)大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2021-08-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