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车辆 | 耗时 15 ms

新能源展受关注

日报消息(通讯员秦胜聪、蒙成远报道摄影)5月1日,为期3天的融水苗族自治县2024年广西“33消费节”暨第二届新能源汽巡展活动在县城芦笙广场举行。

【企业专栏】把握市场风向 实现“换道超”——聚焦汽零部件制造企业:柳州奥德永兴汽零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初期遇“内卷”走进奥德永兴公司的生产间,工业机器人上下挥舞着机械臂,工人正忙碌而有序地生产加工高强钢辊压电池盒,切割、焊接、打磨、喷漆、装运……间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2024-06-17

新能源汽线束生产忙

近日,记者在位于北部生态新区智能电网(一期)的柳州华丰科技有限公司线束生产间看到工人在工位上忙碌生产。据悉,上半年企业完成产值4000多万元。

电动自行以旧换新政策解读

今年4月,国务院安委会部署开展电动自行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电动自行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方案》,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动电动自行以旧换新。

大力推动汽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产业高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动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产业高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作出更大贡献。市长张壮主持会议并讲话。

柳产汽零部件海外“圈粉”

柳州日高是一家以汽、机械产业配套产品生产为主的企业,主要生产汽、机械行业使用的滤清器、橡胶、塑料、过滤器、水泵等产品,旗下的柳州日高滤清器有限责任公司、柳州日高汽减振有限责任公司、柳州日高过滤器有限责任公司

零部件企业马力全开赶订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乐士汽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力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汽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关于调整汽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汽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推动汽以旧换新,稳定和扩大汽消费,现就汽贷款政策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自用传统动力汽、自用新能源汽贷款最高发放比例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

创新“智造”促发展 新能源汽驶入“快道”

在这里,实现全生产要素控制、实时调度制造的自动化全过程,一五菱新能源汽从零配件组装到成型驶出“岛”,只用11个小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科技创新推动“AI+汽”深度融合

此外,工厂还运用了最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将每一从上线到下线的每一个工艺环节数据化、可视化,都可以在后台进行监控。”在这里,记者还遇到了一位特殊的员工——机器人测试工程师007。

《电动自行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主要技术内容问答

生产企业应从产品设计源头出发,严格非金属材料选型,加强测试验证,标本兼治提高整的防火阻燃能力。三、新标准对塑料件使用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关于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下乡活动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开展2024年新能源汽下乡活动。

跨海越洋 柳州新能源汽加快全球化布局

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4月6日,官宣五菱缤果将进入尼泊尔后,即得到了当地汽媒体和用户的高度关注。

2024年广西节能活动周和低碳活动日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新能源汽推介活动在柳州举办 风行新能源汽备受关注

昨日,2024年广西节能活动周和低碳活动日启动仪式暨第二届新能源汽推介活动在我市举行。

新能源汽加速奔跑 新产业矩阵加快形成

上汽通用五菱的智能化新能源汽生产线。12月6日,记者从上汽通用五菱获悉,五菱宏光MINIEV系列型累计销量突破140万,11月销量达3.8万,销量再攀高峰。

印度尼西亚与上汽通用五菱加深合作 打造右舵汽全球基地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6月12日,印度尼西亚工业部部长阿古斯一行在北京与上汽通用五菱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交流,双方希望加深合作,推动印度尼西亚新能源汽产业发展。

张晓钦在柳州市推进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工作会上强调 大力推动汽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产业高地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市委书记张晓钦在会上强调,要大力推动汽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国际新能源汽产业高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制造城作出更大贡献。市长张壮主持会议并讲话。

我市整厂首条生产线装备整线出口项目交付 “柳州技术”扬帆出海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谢耘报道摄影)您或许听说过汽出口、汽散件出口,但您听说过制造汽的生产线整线出口吗?

新能源汽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柳举办 产教融合共同体 赋能产业国际化

今报柳州讯(记者岑炜鑫)“现在新能源汽在中国发展很好,希望通过共建的‘中国-印度尼西亚新能源汽现代工匠学院’平台,增进学习加强合作,把我们学校的汽技术专业建设得越来越好。”

深中通道竣工通 柳州欧维姆作出突出贡献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通讯员陈桂湘)经过7年建设,国家重大工程——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6月30日15时正式通并试运营,深圳至中山的程从以前大约2小时缩短至30分钟。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