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车电分离 | 耗时 29 ms

一季度销量超中国 成欧洲市唯一亮点

整体市的低迷加上市的上涨,今年3月欧洲动汽占整体市的份额达到破天荒的9.9%,其中纯动汽的份额占到6%。

2020-05-18

国产动汽能否抢先占领海外市场?

2019-04-08 13:44:00 亿欧动汽领域弯道超随着动汽变得越来越普及,相信未来在全球动汽市场上,中国将继续担当主要角色。

2019-04-09

动汽设施建设三点启示

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认为,该报告对我国动汽设施建设有三点启示:突破大功率充技术是达到和追赶国际先进充水平的重要途径;步走,启动我国汽需求响应项目试点;探索新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提高充企业经营效率

2019-08-12

新能源汽市场革新 氢燃料迎来黄金期

眼下,纯存在的“里程焦虑”、安全隐患、充不便等问题,这些问题仍未得到圆满解决。此时,氢燃料池继锂池之后以“零排放”的优势被众多国际企青睐,成为新能源汽的发展方向之一。

2020-05-15

北京居住区试点新能源“统建统服”

找桩距不大于500米、服务费不高于每千瓦时0.5元、排队时间不长于5钟……北京市城市管理委近日印发《北京市居住区新能源汽“统建统服”试点工作方案》,本市将开展破解新能源汽用户“充难”的创新试点

2023-10-13

印度补贴14亿美元刺激动汽生产

新政策将于2020年4月新财年开始实施,并承诺在未来三年内为动巴士、三轮、四轮以及私人摩托和小型摩托提供14亿美元的补贴。

2019-03-29

外媒:大众汽8亿美元动汽项目破土动工

上周日,福特汽公司计划在2022年前为其动汽项目投资115亿美元,作为该计划的一部,福特将推出其野马式动SUV。

2019-11-15

戴森取消造计划 改做固态

门槛提升公开信息显示,戴森的动汽项目于2016年启动,计划投资20亿英镑,其中一半资金用于汽制造,另一半用于池开发。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还计划在英国投资2亿英镑用于建设动汽测试轨道。

2019-10-22

不唯里程论英雄 小型动汽逆势上行

近年来,小型市场份额呈逐年下滑趋势。据行业协会统计,2015~2018年,小型(A00级、A0级)市场份额别为87%、61%、76%、65%。

2020-06-02

上海瓶充火灾事故频发

火灾原因大多是因为将动自行瓶带回家中充过程中发生故障。其中,发生在上海市徐汇区日晖新村的一起火灾事故,因着火时间在凌晨1点,造成屋内租住的一名快递员来不及逃生而不幸死亡。

2020-04-13

利好政策推出 新能源汽模式风口来了?

开始试水“之前投资方几乎不看与换模式相关的方案,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资本有回暖趋势,特别是政策进一步明朗后,越来越多的投资方和整厂主动找上门来。”

2020-05-19

“不用充”计划登陆中国

e-POWER是日产汽研发的一种驱动技术。和目前市场上已经流行开的不同,它不是通过外接源获得能的,而是先加油,再由内的汽油发动机将油转化为能驱动辆。

2019-06-26

动汽安全有了“底线”

“国家总算出台了关于动汽动客和动力池安全的国家强制性标准,这样我以后选购新能源汽时也更有底了。”

2020-06-03

世界首条氢能源有轨投入运营

业界专家评价认为,此举标志着世界首条氢能源有轨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我国现代有轨从此驶入“氢时代”。氢能源有轨是一种以氢为能源的新能源轨道交通工具。

2020-01-20

束紧动汽充换设施“安全绳”

“作为纯动乘用和公共充设施保有量均长期位居全国前列的省市,北京更加注重充基础设施建设由量向质的发展是情理之中。”刘锴告诉记者,该办法的出台无异于束紧动汽充换设施的“安全绳”。

2020-04-08

中国产或致欧洲企每年损失70亿欧元

)报告称,中国制造的动汽对欧洲汽制造商构成了很大的风险,除非政策制定者采取行动,否则到2030年,中国制造的动汽可能让欧洲汽制造商每年损失70亿欧元(77亿美元)的利润。

2023-05-23

德国2021年动汽年产量要超中国?麦肯锡发布《2020动汽指数》

报告还预测,德国将有望在2021年就以超过170万辆的动汽年产量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动汽生产国。

2020-03-12

要充?能充也能换!

十一小长假结束了,但国庆期间有关新能源汽难的话题屡次冲上热搜。

2021-10-12

混合已成为国际趋势 中国发展优势也将朝向多元化

2019-08-01 16:54:45 集邦新能源网受惠于中国新版新能源制度以及欧、美、日等市场规模扩大,油混合动力的市场商机备受关注。

2019-08-01

出远门,成“动爹”,何因何解?

社交媒体上对于长途出行几乎形成了一边倒的负面评价。但《财经十一人》在调查当中发现:1、实际出行体验并不像社交媒体上吐槽的那样糟糕,充体验呈现两极化的特征。

2021-10-1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