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车型 | 耗时 15 ms

新能源汽销量首现负增长!新能源汽还开吗?

随着补贴大幅退坡,众多新能源汽企业将很难盈利。”陈士华称,如果下半年新能源不涨价,不少企将面临亏损的尴尬境地。涨价则面临市场压力,下半年新能源市充满变数。

2019-08-14

壳牌队业务亚洲总经理Zain一行到访主邦

2019-08-27 13:34:34 5e日前,壳牌队业务亚洲总经理Zain、壳牌队业务中国总经理刘徽等一行,到访主邦能链北京总部。

2019-08-27

新能源市迎涨价关口

北京商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部分厂家和经销商已准备或已经将优惠回调,同时一些新能源也取消终端优惠。优惠回调“逸动460现金优惠近期要回调,网络报价已经回收到1万元优惠,后期还会收。

2019-09-17

销量下滑符合预期 新能源汽仍是投资主线

根据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月国内汽销量194万辆,同比下滑18%,乘用销量161万辆,同比下滑20%,新能源汽销量4.4万辆,同比下滑54%。

联上5G,用手机“开”——关注智能网联汽发展浪潮下柳州企迎新“风口”

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行业深度融合,智能网联汽正迎新“风口”,成为各大企抢占的战略制高点。在中国汽市场增长乏力的宏观局势之下,柳州汽行业如何“捕风”?

小货畅销拉丁美洲1月至4月柳州汽出口逆势上扬

今年以来,柳产汽的小轿和小两个品类,成为出口主力。分别出口2914辆和1975辆,分别增加3.7倍和45.9%。拉丁美洲市场拓展顺利,是当前柳州汽出口量增长的原因。

含“新”量稳增长 新动能促转 ——聚焦我市传统产业“焕新”

“通过产品创新、全业务链路重塑,打造完善的新能源汽产品体系,快速扩大了产业规模。”

前7个月新能源汽免征购税406.8亿元

国家税务总局31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1至7月,新能源汽免征辆购置税406.8亿元,同比增长108.5%,其中7月份免征购税71.7亿元,同比增长119.1%。

2022-09-06

评2020上半年新能源销量

★比亚迪品牌2020上半年销量情况解析:比亚迪算是国内最早进入新能源领域的中国品牌之一,旗下产品也非常丰富,涵盖微电动、紧凑、小SUV、紧凑SUV等,除了纯电动以外,也有很多插电混合

2020-08-14

评新能源汽下乡—新能源汽发展存在的九大问题

数据来源:中国汽工业协会然而,为了确保新能源汽产业稳定发展,针对新能源汽补贴延长到2022年,但却没能提振市场需求,新能源汽需要更大扶持力度。

2020-07-20

镁基双离子电池面世

08:12:16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获悉,来自该研究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了一种基于不溶性有机负极材料的新镁基双离子电池

2020-05-07

国是论坛:先立后破,低碳转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比如:可以用可再生能源来制氢,也可以合成氨,用于船等的动力系统,这些都是未来转升级的方向。

2021-08-30

2021十大预测之二 | 造新势力将攻下新能源市半壁江山

同时,2021年小鹏汽还将发布旗下第三款,该是一款纯电动轿,可能命名为P5。尺寸方面小于小鹏P7,定位也较低,更具竞争实力。因此可以预测它的价格会更加亲民,有成为走量的潜力。

2021-01-13

主邦与橙牛汽管家携手合作 打造用户出行极致体验

图注:橙牛汽管家App“一键加油”功能由主邦提供主邦作为一家创新“能源数字化开放平台”,致力于“用数字化定义能源新基础设施”。

2019-10-10

晶科大动作抵御N大竞争

该项目对于晶科意味着什么、对于行业未来竞争格局意味着什么、对于N发展意味着什么、对于中国零碳制造和智能制造意味着什么,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揭晓答案,“对于山西N一体化大基地项目,晶科有明晰甚至量化的目标

2023-06-16

比亚迪等企呼吁2040年全球停售燃油汽,丰田宝马:我们不跟

这家北欧企业早在2019年就宣布,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届时50%都是纯电,其余为混动,到2040年力求成为气候零负荷标杆企业。

2021-12-03

40万的百度新,谁买?

先来看外观,ROBO-01探月限定版与概念最大的不同莫过于门。量产版门采用的是常见的顺开门开合方式,此前惊艳过大家的蝶翼门和对开门都被取消了。

2022-11-02

新版新能源汽技术路线图即将发布,节能汽权重再提高

,并提出未来15年新能源汽与节能汽并举发展,2035年实现节能汽与新能源汽各占一半的目标。

2020-09-21

国务院:到2035年 纯电动汽成为新销售辆的主流

《规划》提出,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新能源汽销售量达到汽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2020-11-04

黄震: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源绿色转

记者:“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将会对我国汽产业发展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减少汽碳排放?黄震:推动汽科技创新,低碳转,有效控制和降低汽碳排放总量,对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极为重要。

2021-05-1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