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跨界融合 | 耗时 15 ms

对标世一流,中国新能源汽车正迎来新一轮提速

此消彼长下,中国汽车市场占世份额达到33%。中国现在才是“车轮上的王国”,而对新能源产业链上的企业来说,2020年是大胜之年。

2021-07-08

杯见证中国制造“信”突破

  从“最萌使者”大熊猫到“中国建造”卢赛尔球场,从周边商品到官方赞助商,卡塔尔世杯赛场内外,“中国元素”随处可见。正如中国驻卡塔尔大使周剑所说,“中国贡献”如满天繁星照亮了这场世杯。  

2022-11-29

省游市场逐渐回暖 我市端午节假期共接待游客88.7万人次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周枳伽)昨日,记者从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端午节假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88.7万人次,实现旅游消费6.69亿元,省旅游市场热度逐渐回暖。

“国之重器”搭上广西首次 开行境直通中欧班列 “柳州制造”出国门 加速入“双循环”

昨天上午11时,广西首次开行境直通中欧班列,搭载柳工生产的61台“国之重器”驶出国门,沿着“一带一路”,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实现新发展。

打破时空限的“实验室”——在上汽通用五菱“中中外”资二十周年之际掠影(三)

“这座实验室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车企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供应链企业、科技公司、学校和科研机构等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推进产品升级、解决‘卡脖子’难题、加快芯片国产化等为目标,携手作、组团攻坚。”

先进制造业大会:以工业软件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8月31日,以“新格局 新动能 新生态”为主题的2022世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济南举办。

2022-09-05

级火电新标杆诞生

这一串数字让由中国能建东北院(以下简称“东北院”)设计的——世首座六缸六排汽超超临二次再热百万千瓦燃煤机组成为世级火电新标杆。

2020-12-11

首条清洁能源外送专用特高压输电线路河南段组塔

该输电线共特高压线路3条、110千伏至500千伏线路58条,越铁路6次,越高速公路10次。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介绍,该工程将是世上首个以服务光伏发电为主、全清洁能源打捆外送的特高压工程。

2019-08-05

徐晓兰出席2023世物联网博览会

10月20日至23日,2023世物联网博览会在江苏省无锡市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

2023-10-23

首条±66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 外送电量突破2500亿千瓦时

2019-08-21 08:24:13 经济参考报作为世首条±660千伏电压等级直流输电工程,宁东至山东直流输电工程是由国家电网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外送电量突破2500

2019-08-21

五菱工业朋友圈再扩大成功牵手两家世强企

日报消息(记者周枳伽、通讯员李慧纳)4月16日,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与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企业海斯坦普集团、海拉集团分别达成作,牵手共谋发展。

小城大格局 盛会新经济 世品牌莫干山大会定址德清

5月12日,以“对话世 共创美好”为主题的2023世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德清落下帷幕。一场盛会,让德清为世瞩目;一座小城,助大会异彩纷呈。

2023-05-15

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在何方” 全球业来华“把脉”共商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世新能源汽车大会主席万钢指出,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突破564万辆,为节能减碳、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要贡献。

2019-07-04

内蒙古:2020年无本地消纳风电指标 以省区外送风电基地为主

因此,原则上将不再安排新增的、需要国家补贴的本地消纳风电项目,将以省区外送的风电基地为重点。

2020-03-03

2022世机器人大会在京开幕

  本报北京8月20日讯(记者康琼艳)2022世机器人大会开幕式20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设置论坛、博览会、大赛三大板块及系列配套活动。  

2022-08-22

国“会诊” 广西钢铁冷轧厂首次运用5G+AR技术智慧维修远程协同

日报消息(通讯员李德毅、覃国专)5月21日,广西钢铁冷轧厂运用5G+AR技术,对镀锌机组气刀部分功能恢复这一“卡脖子”问题进行国远程视觉“会诊”,成功解决多个困扰已久的设备维修难题。

苏通水下特高压工程创造多个世第一,已累计输电200亿千瓦时

水下特高压,是个战略型工程苏通GIL综管廊工程越长江两岸,隧道起于南岸苏州引接站,止于北岸南通引接站,是华东地区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环网越长江的控制性工程。

2020-11-09

最大工业制氢厂正式开建

2020-02-13 13:54:41 势银能链   作者: Lana  据外媒报道,奥钢联与欧盟资助的H2FUTURE研究项目,在奥地利林茨工业区正式举行了开工仪式,这将是世上最大的无二氧化碳的工业氢试制工厂

2020-02-25

大型能源企业如何携手各构建净零排放生态圈

曾参与联国气候谈判的落基山研究所董事陈济,日前在壳牌组织的“赋能进步,共创净零未来”高峰论坛上表示。他认为,壳牌等国公司的减碳经验、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2021-11-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