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跨流域突发水污染需要 | 耗时 29 ms

山东重点排单位监管出新规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日前印《山东省重点排单位名录制定和源自动监测安装联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加强对全省环境和大气环境排单位的监督管理,将自动监测安装联网、运维情况和数据质量全过程纳入执法监管重事项

2019-11-04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上海市长江干岸线利用项目34%违规

督察指出,一些区排江问题出。上海市长江干岸线利用项目共计309个,其中34%属于违规项目。2019年7月,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上海市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2020-05-13

电十四局承建的剑川县甸南处理厂首栋建筑物结构封顶

2020-10-15 12:37:40 电十四局   作者: 赵海波 尹顾晨  10月8日,随着最后一仓顶板混凝土的浇筑,电十四局承建的云南省剑川县甸南处理厂土建工程首个生化池结构封顶

2020-10-15

2025年我国将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天气

11月28日,《中国科学报》从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布会上了解到,为进一步打好蓝天保卫战,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展改革委等14个部门联合印《深入打好重天气消除、臭氧防治和柴油货车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

2022-12-02

国务院通过固体废物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

求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

2019-06-21

河南《平顶山市2020年夏季臭氧与PM2.5协同控制攻坚实施方案》出台

2020-06-22 10:36:51 平顶山日报   作者: 程颖  6月21日,记者从市防治攻坚办了解到,为降低夏季臭氧,协同控制PM2.5,市防治攻坚办近日出台

2020-06-22

黑龙江:治理散煤让蓝天永驻

2020-08-06 10:57:16 黑龙江生态环境为治理大气,黑龙江省从源头治理入手,出重拳、下猛药,空气质量有了长足改善,成果来之不易。

2020-08-07

陆上油气开采大气物排放标准

该标准为本行业首项国家大气物排放标准,也是我国首项协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家物排放标准。依据法律规定,该标准具有强制执行效力,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

2021-01-28

零排放、零 首批氢能重载货车在京投用

中国石化近日宣布,其旗下燕山石化氢能重载货车在京首,投入短途运输。这是北京市首批氢能重载货车应用,开创了首都氢能重卡示范应用先例。

2021-08-11

明年治力度不减 蓝天保卫战收官

,系统推进防治和生态保护,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2019-12-24

比利时多举措减少噪声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比利时在减少噪声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受噪声影响的人口比例从2004年的24.9%下降至2021年的14.3%,低于欧盟平均平。

2023-04-06

西南首座全地埋式厂投运

2019-10-14 08:09:30 经济日报   作者: 冉瑞成  重庆市唐家桥处理厂已于近日完成了全地埋式改造并正式投运。

2019-10-14

国办印行动方案,加大吸引外资力度

●加快推动绿证交易和省区绿电交易,更好满足外商投资企业绿电求。

福建“五个精准”全力打赢防治攻坚战

2020-06-04 13:20:43 改革网今年是打好防治攻坚战的决胜之年,福建省在打好打赢防治攻坚战上有何部署?针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意见,福建将如何推进督察整改工作?

2020-06-04

唐山市加严管控大气防治措施出台

2019-07-22 15:23:56 中国煤炭资源网据唐山市政府消息,从唐山市召开的大气防治加严管控措施部署会上获悉,日前,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的7月下旬全市大气防治加严管控措施方案出台

2019-07-22

生态环境部对陕西第二次全国源普查工作进行验收

陕西省严格按照国家普查办的部署求,扎实推进普查各阶段的工作,摸清源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掌握了物产生和排放情况,出色的完成了源普查目标任务。二是人员充足、制度到位。

2020-04-26

关于印广西对接长江经济带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加强重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物和科技创新合作,共同打造重先进制造业和特色农业基地。以合作为着眼点,持续推进桂滇、桂黔合作。

进一步提高夏季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山西太原向臭氧“宣战”

据悉,臭氧已成为影响夏季优良天数的首物。挥性有机物是形成臭氧的重前体物,实现臭氧削峰,必须加强挥性有机物排放管控。

2021-06-15

司法如何回应碳达峰碳中和现实

“因此,企业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尽量规避此类风险,尤其是由于信息披露不实或气候风险提示不足等可能生的诉讼风险。”

2021-09-13

稀土废渣作催化剂,低本高效治理大气

如何科学地、最大限度地降低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和CO2排放,是环境科技工作者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重大问题。”在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沈岳松看来,“煤改气”是减降碳的重展举措之一。

2022-10-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