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杂志报道,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使用水和可再生能源制造的绿色环保氨的生产技术。这一突破可能会减少肥料的碳排放,也可以减少运输过程的碳排放。
2020-04-22 10:21:54 环球经济研究网国际能源机构(IEA)上周发布的有关世界发达经济体主要电力趋势的报告显示,可再生能源在2019年首次取代煤炭成为发电来源。
展望:2019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40万辆。未来10年,纯电动汽车销量将继续增长,预计今年销量将超过110万辆。尽管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激增,但许多公共充电桩管理不善,使用率相对较低。
2021-04-13 09:47:04 雷科技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分,它的发展方向一直都被所有新能源车企以及动力电池厂商关注着。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与国际劳工组织22日共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达到1270万个,中国占全球总数的42%。
自此,我国建立了以《可再生能源法》为基础的可再生能源法律政策体系,为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行业自身及目前的法律政策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2021-03-03 08:26:00 中国石化集团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在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布局争取发展先机。
“数字化赋能精益管理之现场标准化管理培训”和“数字化赋能精益管理之设备运维标准化管理训练营”活动。
天海工业四型瓶事业部总经理张增营前不久在接受高工氢电调研时表示,目前高端碳纤维材料紧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储氢瓶乃至燃料电池供氢系统发展的掣肘之一。
记者从会上获悉,当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300名经销商火热下单订购,现场交付订金1130万元,发货金额超过1亿元。今后,“柳州造”东洋空调等将在全国发售。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工作岗位中,中国占了近一半。
报告作者Xiaojing Sun博士指出:“我们发现,由大硅片制成的光伏组件,如M6、M10或G12,可以将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项目的资本支出降低3%至9%。”
按照双方的规划,未来河钢工业技术将与美锦能源携手共同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在氢气制储运、加氢站建设运营、氢燃料电池汽车(重卡、公交、通勤车、环卫等)开发和生产销售、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电堆、膜电极、双极板、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拉闸限电与如火如荼的新能源发展势头,呈现了并不和谐的基调,这也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当前的能源结构和新能源的发展定位和发展路径。
2020-11-09 13:46:22 新华网 作者: 郑昊宁 韩国济州道知事元喜龙6日敦促日本政府将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污染水作为“人类和环境安全问题”加以重视。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