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起底2019动力电池 | 耗时 36 ms

过不了3万小时这个坎,燃料汽车难有前途

尽管如此,6~9月,燃料车的产销量还是了变化,6、7、9月的销量爬上了三位数。

2021-11-10

财政部宋秋玲:财政补不出知名汽车品牌,将重点支持燃料重卡产业化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下,我们牢牢抓住了全球汽车化的转型机遇,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内循环产业体系。

2020-09-07

光热发没补贴后的一个预测

笔者是光热发的“死忠粉”之一,对行业的未来发展不可谓不忧心。但事已至此,如果不愿看到这个行业在2021年后彻死去,唯有想尽办法,全而为。

2020-02-27

楚能“浸默“安全系统或解储能事故难题

2021年4月6日,韩国一光伏站储能系统火,烧毁面积达22平方米,共造成约4.4亿韩元损失(约合人民币258万元)。2017年8月至2019年10月,韩国共发生此类火灾事故27

2023-02-17

企业争相布局 固态何时量产?

该资金将用于辉能固态锂量产建设及中国大陆区域扩产规划,以满足主流车厂对优质的需求,加速为新能源汽车战略合作伙伴提供固态解决方案。辉能科技发明了全球第一款固态锂陶瓷

2022-06-27

前5月中国装机降逾四成,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足鼎立

真锂研究的装机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的中国格局中,宁德时代(300750.SZ)、LG化学、比亚迪(002594.SZ)成三足鼎立之势。“宁德时代遥遥领先,比亚迪和LG化学不相上下。”

2020-06-16

除了汽车 特斯拉还将在这一万亿级市场称霸

这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锂储能项目。过去十年,在埃隆·马斯克的带领下,特斯拉凭借一己之重塑了全球汽车产业格局。如今,这位“钢铁侠”正在用实际行证明特斯拉在储能市场同样可以称霸。

2020-03-06

无需燃烧即获取能量 首台国产氢燃料混合机车下线

2021-01-28 08:00:01 科技日报   作者: 矫阳  1月27日,首台国产氢燃料混合机车在中国中车大同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大同)下线。

2021-01-28

国内首个网退运储能站济南投运

(摄影:杜飞)储能站建设过程中,国网山东突出“把内部资源聚来,把外部资源纳进来”的创新发展理念,从全省各地收集变站、通信机房、实验室等场所退运,统一调拨至国网山东退运再利用中心,通过创新引入

2020-09-30

1-11月全球装机量TOP10出炉!宁德时代稳居第一

SNE Research指出,今年1月至11月,中国企业引领了汽车市场(包括纯汽车、插式混合汽车和混合汽车)的增长。与去年同期相比,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分别增长了180%和192%。

2021-12-31

4680量产“前夜”

搭载在整车上可提高续航里程16%,度成本下降56%。特斯拉今年7月宣布,预计到2022年年将达到每年100GWh的4680产能。这能满足130万辆汽车使用。

2021-11-08

天鹅启停蓄 为您的十一出行助一臂之

再加之国庆时间较长,许多车主会选择在景区停留数日,驻车在停车场,若是蓄不足,长时间的熄火会加剧亏损,带来难以启的特殊情况。

2022-10-12

氢燃料车补贴退的出背后:补贴百万 月均销不足百辆

2020年退出财政补贴根据财政部等四部委在2015年4月发布的《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包括纯汽车、插式混合汽车和氢燃料汽车在内,三种技术路线的新能源汽车都将享受财政补贴

2019-10-15

中美贸易战:我国出口商品最多将被加税30%

2019-08-27 09:04:03 微锂编者按:中美贸易战不断升级,2019年8月初特朗普宣布的要对价值3,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的关税现在变为15%。

2019-08-27

欧盟研发新款汽车锂硫能量密度超310Wh/kg

2019-11-26 13:44:22 科技部据欧盟官网消息,欧盟“地平线2020”框架计划支持的欧洲最关键锂硫研究项目——适用于汽车的锂硫项目(ALISE)目前已研发出能量密度超过

2019-11-26

两部委深化现货市场建设细则:引导用侧参与市场报价

2019-08-07 14:05:49 澎湃新闻   作者: 杨漾  随着首批8个现货市场试点全部启模拟试运行,8月7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公布《关于深化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

2019-08-07

中国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首发|LG新能源荣登指数榜首

LG新能源(中国)凭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突出实践与成效,在“行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2021)”中排名第一。

2021-12-07

2020年燃料装机功率或将大幅提升至60kW左右

此次中标车辆搭载的潍柴WEF60氢燃料发机额定功率为60kW。1月5日,国内首批(10辆)氢燃料通勤客车在武汉开发区正式交付。

2020-02-25

光伏大转折:N型的野望

2021年,光伏产业最大的变化不是上游涨价,也不是供应链角,而是技术走到了时代的拐角。三条路线,两大阵营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发展的唯一主线,而其中必然伴随着技术的升级和迭代,光伏尤其如此。

2021-12-13

上汽通用五菱核心供应商国轩高科在柳规划建设生产基地加快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的核心供应商,国轩高科未来在柳州规划建设年产20GWh生产基地。国轩高科与柳州将共同致于加快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