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国内许多有识之士和企业,已认识到光伏应用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并投入资源,开展光伏应用基础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8月26日,记者走进柳州延锋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只见工人们有的在裁剪布料,有的在缝纫布料;自动化设备有条不紊地运行,或将气袋涂胶压合,或将主驾驶气袋折叠成手掌大小……车间里一派繁忙的景象(如图)
走向预测:在首航高科敦煌100MW塔式光热项目成功建设投运的基础上和玉门市政府的支持下,再加上雄厚的金融支持,该项目建设将加快进程。
但是中国光伏作为全球光伏的主力军,依然扛住了疫情的重压,一季度虽有影响,二季度强势恢复。产业链上下游,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均保持同比增长。
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对进口中国光伏产品作出反倾销、反补贴仲裁;2018年,特朗普政府通过“201条款”,对进口光伏产品征收30%关税,为期四年,每年降低5%。
光伏产业“逆势走热”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1152万千瓦。在今年极其特殊的情况下,这个数据令人鼓舞。在国外,特斯拉高调宣布进军光伏发电领域。
原材料价格高企导致光伏产业供需失衡,价格上涨一路传导至硅片、电池片、组件厂商及终端电站,整条光伏产业链的利润重新分配。在刚刚过去的中报季,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利润分化明显。
往来穿梭的AGV自动运输车、吞吐零部件的智能立体库、高效配送物料的空中EMS输送线……近日,记者走进柳工装载机智能工厂,处处可见智能制造的身影。
4月20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我国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实现平稳开局,呈现企稳向好态势。
中国光伏行业在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知识产权布局,以及光伏企业诉讼应对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同时,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光伏产品‘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天齐,赣锋,华友,西藏矿业,格林美等稀有金属资源股都从底部走出了上升趋势。锂电池是新能源车的核心部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作为锂电池两个巨头,在行业内的地位难以撼动。
如今的青海,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省会西宁走在前、作表率,以建设产业“四地”为抓手,打造了“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完整的光伏制造产业链。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