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赛马制 | 耗时 25 ms

电池供应“瓶颈”正成为电动汽车造商的新难题

波兰工厂生产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除了供应奥迪外,还供应捷豹路虎、梅德斯-奔驰等其它豪华品牌。而这,也埋下了一连串的“隐患”。

2020-03-02

日产36万方氢项目开工奠基

10月25日上午,由上海汉兴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抚顺昆仑新能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氢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辽宁抚顺高新区隆重举行,标志着日产36万方氢项目开工奠基。

2021-10-27

走进世界最大氢工厂:日本氢能源是怎样造出来的?

氢所需电能是从哪里来的?获得日本国立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的批准,我走进了日本最新的氢工厂,一探究竟。这家氢工厂位于福岛县浪江町新建的棚盐产业团地,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0公里。

2019-11-13

贵州省首家“氢工厂”开工建设

2020-11-30 09:58:40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11月26日,贵州省第一个氢气提纯项目(氢工厂)在六盘水市盘州市柏果镇盘江电投天能焦化有限公司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我市氢能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0-11-30

五大瓶颈约生物天然气产量

2019-05-28 12:57:55 中国环境报在产业政策上,生物天然气产业相关扶持与激励政策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关产品强市场保障措施与机,无法形成稳定的市场需求。

2019-05-28

NEL水电解氢/压缩机 提供丹麦10个加氢站设备

公司在水电解氢设备领域拥有90年历史,随着全球加氢站建设脚步的加快,又新增了加氢站设备造业务。

2019-09-26

中国西电集团连续为国家多个重点工程成功研电抗器产品

2020-06-09 09:52:11 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日前,中国西电集团先后研成功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用500kV 50Mvar电抗器、驻店—南阳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用1000kV

2020-06-09

工信部:打造智能造“升级版” 实施合作伙伴计划

他指出,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坚持智能造主攻方向,立足中国造业实际情况,夯实基础、完善标准、培育生态、强化应用,加快打造智能造“升级版”。

2022-11-29

新的氢方法可以使产量翻倍

通过优化酸性电解液中的电流脉冲,他们可以将造一定量的氢所需的能量减少近50%。格拉斯哥大学化学学院的阿列克谢·加宁博士领导了这个研究小组。

2020-04-26

特斯拉中国3月交付近8.9万辆 本土研发造的新款充电桩上市

记者从特斯拉中国获悉,特斯拉于3日晚间推出新版充电桩——CyberVault充电桩(又名博充),市场零售价5500元(人民币)起。

2023-05-08

2022世界智能造大会在南京召开

11月23日,2022世界智能造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能造发展。

2022-11-24

我国造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当前我国造业发展态势如何?在产业科技创新、强链补链固链稳链等方面,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7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围绕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2022-07-28

广西公布2023年第二批造业重点项目清单 柳州42个项目入选

今报柳州讯(记者廖艳明)7月4日,广西公布2023年第二批造业重点项目清单,柳州市有42个项目入选。

清洁氢受青睐 液态储运是趋势

氢和储氢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之后,才能普及氢能的发展。”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邹建新一举道破储氢的重要性。目前,各种储氢技术在市场应用之后,正面临着规模化、商业化的瓶颈。

2019-10-16

碳中和|国内外风电氢技术进展

2021-06-30 09:04:59 能源情报   作者: 张丽 陈硕翼  本文对风电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国内外风电氢产业及其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我国发展风电氢技术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

2021-07-12

光伏行业对冷行业产生的影响

学者们声称,如果全球的冷系统采用太阳能供电,那么住宅冷行业在去年可能就已经保持约540GW的太阳能发电量。

2019-09-17

氢能发展获政策支持 提前布局燃料电池控领域

,进一步助推燃料电池控系统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2019-12-10

2021年上半年:氢平准化成本更新

新的预测显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氢成本应低于 全球所有我们追踪的市场中采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下的天然气氢成本。本报告介绍了我们对可再生能源氢成本的最新观察。

2021-07-09

我国可再生能源配额探索历程

2019年5月1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的通知》,正式提出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可再生能源配额)。

2020-06-28

推动我国造业转型升级 京东京造携手工厂“质”造跃迁

  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30%,连续13年位居世界首位。

2023-03-2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