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贵州贵阳空气质量连续 | 耗时 32 ms

实干为要 勇于担当 奋力推动柳发展

晚报讯 2月17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在市委党校为柳市中青年干部提升工业经济建设能力推动工业高发展培训班全体学员授课。

以高金融服务助推柳制造业提增效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会上举行签约仪式晚报讯 11月26日,金融支持柳制造业高发展政策宣导暨融资对接会召开,推动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西监管局、中国证监会广西监管局联合印发的

以精准服务助推企业高发展

通讯员龚普康、梁秀明)11月5日,三江侗族自治县召开2024年11月“1号直通车”座谈会,听取企业诉求和意见建议,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困难,进一步优化侗乡营商环境,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力推动三江文化旅游产业高发展

工业竞逐新赛道

赛克瑞浦的生产场景,是柳向智能终端及机器人产业迈进的生动写照。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柳市委、市政府锚定了工业经济前行的坐标和目标。

推动提案工作高发展

昨日上午,市政协十三届提案审查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召开,审查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收到的各类提案,推动提案工作高发展。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发展 ——多部门详解五方面若干举措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发展的若干举措,回应外界关切。

【企业招聘】柳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4年第56期(总第314期)

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4年第56期(总第314期)信息来源:由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培育科收集、信息科整理发布            

注入金融“活水” 润泽工业沃土——聚焦柳工业高发展访柳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

日前,柳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斌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全市工业发展大会和金融支持柳制造业高发展政策宣导暨融资对接会为金融机构支持柳工业、制造业高发展指明前进方向、激发信心动力。

紧扣全年目标任务 全力做好重点工作 加快推动柳发展

两天时间里,谭丕创主持召开4场座谈会,先后听取柳东新区和鱼峰区、柳北区和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柳南区和柳江区、城中区一季度经济运行及相关指标预计完成情况和“七个一批”工作落实情况汇报,对各城区(

2025-02-26

铝产业高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 年)

,建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铝产 业发展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生产力,实现的有效提升 和的合理增长。

2025-05-14

【企业招聘】柳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5年第4期(总320期)

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5年第4期(总320期)信息来源:由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培育科收集、信息科整理发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自治区铝产业高发展专项资金申报的通知

 各县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有关企业: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铝产业高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自治区财政厅关于组织申报

关于遴选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的通知

2.申报单位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拥有专业服务能力强的专家技术团队,能够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稳定、高的服务支持。

送变电公司斩获中国安装行业工程最高奖

(以下简称“送变电公司”)承建的西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榜上有名,荣获我国安装行业工程最高奖,填补了该公司安装工程领域该奖项的白,也是南方电网电网系统首次获得该类奖项。

2020-01-07

《金融支持柳市制造业高发展若干措施》要点

【要点一】加大制造业信贷总供给传统产业、新兴产业、产业链核心企业是此次政策倾斜的重点领域。

2025-05-13

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发展增势赋能

,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用心用情为企业排忧解难,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发展增势赋能,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

2025-04-10

市现有森林年固碳总达近年来最高值

2021-12-02 09:52:48 网   作者: 杨源  12月1日,从省林业局获悉,近年来,市大力加强林业生态建设、有效发挥森林固碳作用,生态系统碳汇增不断提升

2021-12-02

充电桩共1746个 占全省近半数

2019-04-19 09:32:12 日报4月17日,记者从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监控与服务平台获悉,截至目前,我省建成3966个充电桩,累计充电215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21425.4吨,相当于植树

2019-04-19

制造业将迎来九大利好

日前,自治区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柳市制造业高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我市制造业将迎来什么利好?哪些行业企业将受益?政策红利如何转化为实际成效?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