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柳州已初步构建“新能源整车+锂电池+原料配套”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但是新能源整车及锂电池产业链所需的上游化工新材料在本地化配套方面存在缺失。
,以促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创新场景应用为牵引,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支撑产业优化升级和生产力整体跃升,赋能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制造强市,推动柳州从“制造重镇”向“智造高地”转型
2019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目前已形成南宁、钦州港、崇左等3个自贸片区(三市均设有协同发展区)和北海、防城港2个协同发展区的格局,柳州联动创新区正式获批,成为全区首个广西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
下一步,企业将积极开拓市场,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力争在1至2年内实现满产状态。“目前钢结构的市场前景很不错,特别是一些大型构件的需求量,我们正在给钦州、北海电厂项目供货,每个项目的需求量都很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4〕153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住房城乡建设厅(委、管委、局)、交通运输厅
柳州市“人工智能+制造”产业合作交流会日前在上海举行,签下7个人工智能相关投资合作项目,总投资额58.17亿元,延续了我市上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良好势头。
入选的4个案例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四位一体”推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芯片国产化和量产升级、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专利风险预警”分析助力产品走向海外、柳州高新区打造“两建三清”知识产权运营新业态加速园区专利产业化等
入选的4个案例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四位一体”推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芯片国产化和量产升级、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开展“专利风险预警”分析助力产品走向海外、柳州高新区打造“两建三清”知识产权运营新业态加速园区专利产业化等
柳 州 市人民政府文件柳政规〔2025〕5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2025年下半年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
7月至9月,我市已先后向自治区报送4批次、共357家纳入“柳州工业贷”产品名单库的企业名单,其中包含35家新兴产业企业和322家传统产业企业。
为深入贯彻《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实施细则》《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提高科技依法治理能力,市科技局组织修订了《柳州市引进优秀人才创业项目支持奖励实施暂行办法(修订)》(柳科规〔2024
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产品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蕊、实习生覃海蕗报道摄影)昨日,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在北部生态新区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举行。
柳州市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5年第4期(总320期)信息来源:由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培育科收集、信息科整理发布  
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黄蕊、实习生覃海蕗报道摄影)昨日,风电产业链配套项目集中投产仪式在北部生态新区零碳新能源智慧装备产业园举行。
》(以下简称《若干措施》)落地见效,凝聚各方共识、深化交流合作、共谋创新发展,大力营造金融服务制造业的积极氛围,为柳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辟新愿景、注入新动力。
作为广西工业重镇,柳州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成立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九大产业攻坚小组,积极打造广西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暨产业集群创新基地,其中应用场景展示中心和产业集群示范基地是建设的重中之重。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公布柳州市2023年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结果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做好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桂工信节能〔2019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市政府印发《柳州市2025年下半年推动工业稳增长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旨在充分发挥柳州工业优势,扎实做好强产业文章,进一步巩固工业经济向好势头,力争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创新条例》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组建创新联合体的部署要求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