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比亚迪官宣弃油转电,不到半年一跃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但其实“新能源”的本质更在于“能源”。5月24日,比亚迪重磅发布刀片电池储能系统,或将推动储能市场新一轮变革。
2021-02-24 07:39:52 科技日报 作者: 于紫月 新一轮能源革命的核心为可再生能源发电与规模储能,在众多电化学储能技术中,由于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
01 产能大动作,2021年新扩产能逼近300GWh2021年3月,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向电池中国表示,“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过摸索阶段,步入高速发展阶段,接下来大家比拼的不再纯粹是技术路线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加速汽车产业焕新升级,全力打造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同时引进深圳市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柳州智能机器人总部制造基地,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汽车产业+人形机器人,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与此同时,面对30·60大目标,作为光伏行业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司”)也在通过一系列工作持续推动光伏和新能源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给关节机器人增加视觉识别系统后,产品精度控制提升到99.8%,质量识别纠正提升10%,实现制造质量的智能控制。还有效提升检测效率,提升重型后桥齿轮加工、装配、涂胶、漏漆检测生产线智能制造水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与列席人员对我国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抱有极大信心。可再生能源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
对比不难发现,京沪两地在氢能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发展重点,这和各自在氢能产业方面的产业特点息息相关:北京的5年目标是力争建成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高地;上海则依托“氢能港”,打造完善产业链。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3日讯(记者 郭文培)12月10日,由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承办的“2022年中国医学人工智能大会”线上举办。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在多地采访中了解到,在生产稳步回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正在向先进制造、智能制造要效益、要动能。
目前,这一体系已拥有8大类共计35000多家伙伴,能力覆盖咨询、方案打造、运营运维等数智化全生命周期。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能源长期发展战略和各阶段电力规划目标的指引下,我国能源电力领域抢抓机遇期,以“一年新增一个发达经济体装机总量”的增速迅速摆脱能源供给短缺的桎梏,托举我国跃升至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国
加快建设北海、防城港等沿海LNG接收站大型储气设施,规划布局钦州等LNG接收站,发展LNG冷能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布局地下储气库等储气设施集群,推动北部湾海上油气田天然气登陆联网,谋划南海天然气水合物上岸登陆点
随着新能源汽车对电池等中游产业的拉动,电池储能行业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电化学储能对传统储能方式的替代也开始了,这也将带来电池乃至新能源行业的“第二成长曲线”。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