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详解铅蓄电池、锂电池 | 耗时 37 ms

磷酸铁“王者归来”?

最近,磷酸铁可谓风头无两。数据显示,今年2月磷酸铁共计装车2.2GWh,同比上升高达2826%。相比于三元5倍的同比增长率,磷酸铁28倍的增长速度更令人咂舌。

2021-04-01

“超级”储能系统上线 可为码头吊机节油65%

特种装备及大型工业设备对的要求非常高,市场需要安全可靠、超高功率、快速充放且寿命长免维护的。公司技术团队正是从这些方面入手,生产研发出了超级镍

2020-08-13

钠离子或成我国能源超车新赛道

离子的呼声很高。然而,当离子在我国越来越多的领域中大规模使用时,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也让人越来越担忧——我国的资源高度依赖进口。有必要开发不依赖于稀有资源、成本较低的储能技术。

2021-02-24

行业首批钠车正式下线,新日开启两轮动车钠元年

这意味着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小动将会被换上性能更优、更耐用的钠了。钠具有独特优势,可为什么迟迟没有品牌进行量产?

2023-08-09

谁是磷酸铁之王?

占总产量50.3%,这意味着截至今年目前,磷酸铁产量已经超过三元

2021-07-14

Alise将推新一代

该项目组称,新一代的在量产状态下能量密度或将达到500Wh/kg,且有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的优势,制造成本也将比目前的三元更低。

2019-10-21

环保“短板”待补齐

资源行情走高离子作为全球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于生产动汽车。

2019-06-21

离子共同发明者申请玻璃专利

新型玻璃的存储容量明显增加,有望进一步取代内燃机,加速汽车动化进程。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向玻璃中注入钠或,使其在内形成极,新技术的储能能力,可达到同类离子的3倍。

2020-05-12

“新国标”加速动轻型车分级发展,软包动力成为高端市场首选

在近日举办的2022轻型动车用技术及应用国际峰会中,孚能科技第一事业部副总经理龚静波从行业和技术角度分享了观点。

2022-07-14

龙头推出了钠 宁德时代怎么想的

看到这里,如果你只认为宁德时代只是推出了一款可以跟三元和磷酸铁媲美的新,那你就把这件事想简单了。宁德时代在推出钠离子的背后还有很多考量。

2021-08-06

磷酸铁迎发展新机遇

在此背景下,技术逐渐成熟、成本持续下降的正成为撬动化学储能市场的杠杆,而作为国内化学储能产业的“主力”——磷酸铁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1-07-14

2023年储能产能过剩风险若现

在此背景下,储能成为储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管理的关键环节,部分头部供应商2023年的释放产能已在2022年Q2被下游客户锁定,需求火热程度可见一斑。

2022-12-05

新“梦想”300次充放保持稳定 —钠硫有望取代广泛使用的

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研制出一种新式钠硫决了同类普遍面临的枝晶等问题,使寿命更长——历经300次充放仍然性能稳定。

2021-12-10

磷酸铁涨价“前夜”

2021-02-25 09:40:40 高工迫于上游原材料集体涨价压力,企业在保障产品交付的同时,也开始调整旗下磷酸铁产品价格。

2021-02-25

模式再受资本追捧 两轮动车更有商业价值?

据记者了,早在2010年,国内第一批动出租车就在杭州和深圳进行商业化应用。当时杭州采取换模式,这批出租车一直运营至今,而深圳采用充模式,至今已经更换了三批

2019-07-25

10大趋势看2020动力产业“变迁”

欧洲动力新基建也吸引了一批中国材料和设备企业落子欧洲,为其欧洲客户提供就近配套服务,中国产业链企业出海渐成趋势。

2021-01-04

7月动力装机量环比下降29% 磷酸铁大幅增长“独领风骚”

2019-08-08 10:45:02 中国网动力应用分会研究部分析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装机量约4.7GWh,同比增长40.5%,环比下降29%。

2019-08-08

2020年我国动力回收量将达20万吨

随着大量的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考虑到新能源汽车动力的使用寿命据预测2020年我国动力回收量约20万吨,2022年将突破30万吨。

2019-12-09

2019年中国储能离子出货量达8.6GWh、同比增长22.9%

2020-02-06 09:47:57 EVTank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了《中国离子产业发展白皮书(2020年)》,白皮书对2019年中国离子产业发展现状做了细的研究和梳理

2020-02-25

今天的氢燃料,相当于10年前的

动化浪潮之下,已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赛道。热点之外,如今又有一股新的技术力量逐渐壮大,它并不是要颠覆谁,而是作为的补充,成为能源变革的新推手。

2021-07-2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