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16 08:10:34 科技日报 作者: 刘园园 欧洲哥白尼大气监测服务日前发布信息称,澳大利亚大火已向大气排放约4亿吨二氧化碳。
据曹仁贤介绍,“十三五”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新增投资总计约2.5万亿元人民币,在过去10年里,中国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最大投资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也持续扩大,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均突破2亿千瓦,
根据BP最新发布的2019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全球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速在2018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2.9%,几乎是过去十年平均增速(1.5%)的两倍,也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他们设计了一种称之为光电极的东西,这种光电极覆盖在一层石墨烯上,石墨烯是一种被广为宣传的材料,基本上就是一层碳原子,它能捕获太阳能并产生电荷载体。接下来,它们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甲烷、一氧化碳和甲酸。
“云”启动仪式系统梳理、集中展示了“十三五”以来我国节能降碳工作的主要成效及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进展,并开展了3项线上活动:一是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承诺。
近日,四川省清洁能源重点工程、全球首个超高海拔光伏实证基地——国家电投四川甘孜州兴川实证光伏电站(以下简称实证光伏电站)首批发电单元正式并网发电。
高纪凡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对我国能源行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为我国早日达成目标,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动光伏发展形成新格局,高纪凡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营造光伏应用新空间。
面向未来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主要有“四高”特征:一是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侧以光伏、风电、储能为主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成为发电的主要能源;在用电侧“源、网、荷、储”进入城市、园区、建筑、
2021-04-29 08:05:31 财经网据财经网不完全统计,在34家晒出2020年“成绩单”的风电企业中,绝大多数传来“捷报”,营收、净利润双双增长,9家营收超百亿,13家企业净利润增长实现倍增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更加有效,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初步形成。
自去年9月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以来,光伏产业投资热情空前高涨,各大电力央企和地方政府都对发展光伏发电雄心勃勃。同时,在光伏成本连续十多年下降的基础上,光伏发电进入了平价上网的时代。
据了解,公司热电联产定位发达省份工业园区,以热定电,利用小时相对较高。公司保持江苏省工业园区供热市场龙头地位的同时,供热规模和供热能力在浙江省、广东省也居前列。
2020-12-18 08:43:09 新华社 作者: 李雯 据新华社电 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12月11日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范围内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
—截至8月底累计补水总量2894亿立方米2020-11-02 08:38:31 人民日报 作者: 朱隽、王浩 本报北京11月1日电 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日公布
王毅指出,中国决心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道路。2018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2005年降低45.8%,超额完成了当年的指标,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2.6亿吨。
2021-07-26 11:19:05 cnbeta 作者: 据外媒报道,一颗旨在监测全球碳输出的中国卫星创造了研究人员所说的第一个全球碳通量地图。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