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其中提到氢能相关的内容:(十一)完善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清洁替代政策。
七、双方计划在以下方面开展合作:(一)21世纪20年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法规框架与环境标准;(二)将清洁能源转型的社会效益最大化;(三)推动终端用户行业脱碳和电气化的鼓励性政策;(四)循环经济相关关键领域
研究内容:(1)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制氢、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含氢化合物制氢等氢能制取技术;(1)高压氢气运输、低温液氢运输、掺氢天然气运输等长距离大规模氢能运输关键技术;(3)固体材料储氢、有机载体储氢等安全致密储氢技术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和质量的不断升级,越来越多拥有高附加值的智能化小家电产品得到市场认可。业内人士认为,国内智能小家电细分市场有望进一步快速扩充,并引领行业整体规模取得突破性增长。
布局眼下最为火热的新能源赛道,华为的举动意料之外却也情理之中。开局第一招便选择储能,华为在新能源赛道上的野心究竟是什么?初露獠牙说起光伏逆变器龙头,市场上大部分投资者想到的可能是阳光能源。
11月26日,记者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江苏年度消纳可再生能源量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比去年增加189.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95%,占全省总用电量的近六分之一。
比亚迪究竟为何如此疯狂,其实从去年开始,新能源风口起步,同时刀片电池的问世,给予了市场充分的预期,在抱团的趋势下,机构的一致性,成为比亚迪股价逆天的基础。
在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的岛式精益制造工厂里,200多台机器人在云端数据调度下,进行“柔性化”生产,一辆辆崭新的智能化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
尽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接受新能源汽车,市场上可选择的车型越来越多,充电“一桩难求”的现象也在逐步改观,但是,去年下半年补贴大幅退坡后,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陷入负增长。
发展新能源,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施能源安全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清洁能源,作为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形成全社会高度认识和统一行动
国网能源的一位研究员向36碳解释:当下火电厂的批准获得受到限制,火电会逐步减少,同时新能源发电装机量在增加,由此带来的电力峰谷不平衡性对储能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
2021年,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12条重点产业链总产值1.26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3%。 10年来,一批传统制造业企业顺应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提质增效。
其中“可再生能源+储能”这一应用场景正在快速发展,市场份额预计由2019年的59%提升至71%。在全球主要储能应用国家,“光伏+储能”几乎成为标配。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