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规模化 | 耗时 12 ms

舒印彪委员:加强自主创新 推进海上风电开发

“海上风电建设环境复杂、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已成为全球电力科技竞争的新高地。”

2022-03-09

全球首套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

大连物所供图中国科学院大连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物所”)17日对外披露,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当日在甘肃兰州新区绿色工园区试车成功,该项目迈出了将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为液体燃料工业生产的第一步

2020-01-17

央视《新闻联播》:我国5G进入应用关键期

我国5G商用三年来,已经进入应用关键期。截至目前,开通5G基站161.5万个,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县城城区和87%的乡镇镇区,5G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4.13亿户。

2022-06-07

夏热冬冷地区将是地热供暖制冷重点区域

曹耀峰进一步指出,地热能在夏热冬冷地区供暖制冷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2020-09-15

陕西省进一步推进地热能建筑供热发展

2020年3月17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发布了题为“我省进一步推进地热能建筑供热发展”消息。

2020-03-19

我国首次将AI技术 用于输电线路发热检测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记者8月11日从华北电力大学获悉,由国网电力空间技术有限公司联合该校等单位研发的输电线路红外缺陷智能识别系统,近日在我国主要超特高压线路运维方面实现产业应用。

2023-08-16

持续扩大市场电量交易 上半年电力市场交易量增长30%

2019-08-16 14:14:39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深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电量交易

2019-08-16

专家解读《2020年煤电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 严控,煤电角色正在变

限制煤电、严控新增产能、做好应急储备……《2020年煤电解过剩产能工作要点》从多个方面对煤电产能提出要求。

2020-06-30

丰富应用场景,天然气掺氢有利于氢气应用

测试成功后,该项目还将在英国东北部和西北部天然气网络中进行更大范围和的测试。事实上,我国吉林省白城市、四川省成都市等地氢能产业发展划中也都提到了天然气掺氢。

2020-01-15

清洁供热 | 推动地热能多元利用的挑战与建议

时至今日,我国地热整体开发利用稳居世界前列。据业内粗略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地热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达10亿平方米量级,地热直接利用位居世界第一;地热发电装机数十兆瓦,世界排名中游。

2020-08-05

学储能备受重视 韩国新增投运装机首居全球第一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数据,2018年全球新增投运的电学储能项目装机达3698.8MW,同比增长304.6%。

2019-10-15

柳州市工信局参加柳州市顺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两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会

为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创新发展,加深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提升企业两融合管理水平,我局积极普及和推广两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鼓励企业开展贯标认定。

华北油田首个民用社区地热项目投用

nbsp; 11月15日,距离雄安核心区仅30多公里的河北省任丘市石油新城(一期)正式实施地热供暖,供热面积63万平方米,涉及居民及商铺4000余户,运营期间每年可替代燃煤9300吨,减排二氧

2019-11-26

我国最大风光储一体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试运行

该项目是我国最大的“风光储”一体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配套建设基于数字、人工智能算法的新一代控制系统。

2022-01-04

我国最大风光储一体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试运行

该项目是我国最大的“风光储”一体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储能配置达到千兆瓦时的新能源场站,配套建设基于数字、人工智能算法的新一代控制系统。

2021-12-31

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形成效应 市场空间巨大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了5方面20项重点任务。

全球最大、等级最高的加氢站在上海工区落成

2019-06-06 14:25:21 第一电动网6月5日,目前全球最大、等级最高的氢燃料电池车加氢站在上海工区正式落成。

2019-06-06

2020光伏装机预测 中国光伏装机仍可达45GW?

2020-06-09 10:45:32 OFweek根据近期中国光伏协会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光伏装机虽受疫情影响,但仍然可以达到35至40GW。

2020-06-09

国际氢能委员会最新报告解读:是氢成本竞争力的关键

报告中的假设不代表对实际产能的预测,但已知迹象表明,道路交通领域的发展极有可能实现。各应用领域假设碳价从2020年的每吨30美元增至2030年的每吨50美元。主要结论是本报告的核心理念。

2020-02-25

汪集暘院士:加速开发长三角地区地热能源

两会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热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汪集暘团队向中国科学院地学部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加速开发长三角地区地热能源,助力该区提前实现碳达峰的建议”。

2021-03-1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