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西班牙将建设169M | 耗时 23 ms

亿纬锂能:拟以52亿元投16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

9月22日,亿纬锂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上海恩捷在荆门高新区共同立合资公司并由合资公司投资高性能锂电池隔膜项目事宜签署《合同书》。该项目总投资约52亿元,16条锂电池隔膜生产线。

2021-09-24

1-8月全国新增投运电化学储能电站1.29GWh,在8.77GWh

杨昆在讲话中指出,电化学储能是助力可再生能源开发、构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支撑。

2022-10-31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拥抱碳中和 助力构电网低碳可持续未来

2020-11-30 09:22:03 新浪财经综合以“新基、新技术、新机遇”为主题的中国国际电力电工展(2020 EP China)于12月3日在上海拉开帷幕,本次展会聚焦我国能源电力转型持续深入下

2020-11-30

新能源汽车最新规划看动力电池的“顶层计”

《规划》从发展趋势、总体部署、提高技术创新力、构新型产业生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开放合作、保障措施进行深入论述。其中在动力电池方面,有非常详细的“规划”。

2019-12-04

新能源补贴槛 特斯拉会跌破30万元?

但车企想享受补贴的门槛在逐渐提高,而且补贴标准在上一年的基础上分别退坡10%、20%和30%。

2020-04-26

施耐德电气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备获颁南方周末“年度绿色产品”

今年,中国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纳入2021年的重点任务,加速推进绿色发展。

2021-08-05

海口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施项目开工

—今年底可满足超1万台电动汽车充电需求2019-07-19 09:57:44 海南日报   作者: 计思佳 习霁鸿  7月18日上午,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项目(第五批)

2019-07-19

2023年广西科技创新券后补助专项资金下达 柳州28个项目获奖补资金174.3万元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10月底,自治区科技厅发布下达2023年广西科技创新券后补助专项资金的通知。此次全区获得奖补的项目共263项,累计发放1437.6798万元。

专家:立制造业国际化新优势

对此,专家表示,要培育新的竞争力,立制造业国际化新优势。  “中国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很多细分产业尤其是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后半段,之前的价格优势,未来一定不可持续。”

2023-08-29

国家电投滨海南H3#300MW海上风电升压站项目开工

2019-04-01 11:22:45 南通网26日,“国家电投滨海南H3#300MW海上风电海上升压站项目”在南通蓝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开工造,该项目完工后赴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附近海域作业。

2019-04-01

我国低碳电力发展指标体系问题及

第三,指标和目标值的定往往缺乏科学决策机制支持。一些重大目标或者政策要求可能出台迅速,有的只是依据短时、局部、甚至是个别试验结果。

2019-06-21

西电网一季度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33.7% 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发挥作用促消纳

2019年年底,陕西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启动试运行,在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治污降霾中发挥了显著作用。

2020-04-08

企业法律顾问团队,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服务

        日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柳州市企业法律顾问协会合作,整合我市企业法律顾问人力资源,组我市由执业企业法律顾问组成的法律服务团队

2007-07-11

国内首艘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开工

2021-01-29 08:59:51 北极星储能网2021年1月28日,由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投资、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负责研发的国内首艘纯电池动力集装箱船在江苏泰州开工造。

2021-01-29

德企计划采用电动汽车二次电池20兆瓦储能项目

2019-10-09 08:26:23 中国储能网   作者: 刘伯洵  据外媒报道,汽车厂商和储能厂商计划采用电动汽车(EV)二次电池在德国构一个电池储能项目,其装机容量为

2019-10-09

氢能多元化应用部署蓄势待发 四大领域有望纳入 基政策也在路上

会议重点研究了加氢站审批、运营管理、安全监管相关政策,以及标准规范制定、核心技术装备创新等情况,并对推动加氢站规范有序提出意见议。

2022-08-01

山地风电单机装机容量最大机组并网送电

今年以来,该公司克服新冠疫情、抢装潮资源紧张、山区天气多变等多重困难,进一步细化施工方案,统筹现有人力资源,分为2支队伍,分别在送出线路汤川段、溪尾段同步进行施工,快速推进项目

2020-09-04

全国人大代表张雷:抓住碳中和历史机遇 加快构零碳新工业体系

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20-30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能源生产彻底转向零碳的可再生能源,而且使用能源的交通、筑、钢铁、化工等产业体系,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的变革。

2021-03-10

人大代表、阳光电源曹仁贤:“逆变”未来者的新使命 | 言2021

言2021:能源两会风采录》通过重点报道能源界知名代表委员及其提案议,深入探讨能源革命的未来走向和“3060碳目标”如何落地,为中国能源改革和绿色发展言献策。

2021-03-1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