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融资渠道 | 耗时 18 ms

厦门生物质源再生项目一期建设收尾:投用后厦门餐厨垃圾日处理能力达900吨

为进一步提高我市餐厨垃圾的处理能力,我市正在建设生物质源再生项目。记者从厦门市政集团了解到,目前项目一期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投用后,每年可处理餐厨垃圾14.6万吨,推进垃圾处理无害化、源化。

2022-08-01

关于组织申报2024年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源池的通知

,从2022年起,我厅开展了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源池(以下简称“源池”)申报工作,共发布2个批次入选103家企业作为入池单位。

《广西工业互联网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生态供给源池工作管理办法》政策解读

汇集供应商源与企业需求,促进精准对接。打造数据源池,提供工业数据源分类分级、数据产与算法库管理等服务。”

市政府与阳光新能源签署投开发合作协议 张晓钦张壮与张许成见证签约

2月4日,市政府与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阳光新能源)签署投开发合作协议。

三江举行二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开竣工16个项目 总投40多亿元

三江将始终秉承亲商、敬商、优商的理念,着力营造诚信的投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

柳州品牌“走出去” 优质外“引进来”我市上半年进出口总额超一百六十亿元

今年以来,我市加强对重点进出口企业的跟踪服务,重点解决企业“订单、金、供应链”三大堵点问题,降低企业成本、优化服务举措,稳定重点企业进出口。

晋能科技参加中国中部投贸易博览会,超高效异质结产品备受瞩目

2021-05-25 11:22:32 中国能源网5月21日,第十二届中国中部投贸易博览会在山西太原隆重开幕,晋能清洁能源科技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晋能科技”)携超高效异质结组件于山西省国国企转型发展成果示范区

2021-07-19

柳州螺蛳粉原材料集散中心开建 投10亿元,建成后将辐射全国乃至全球范围

项目总投10亿元,建成投产后,木耳、豆角、米粉等螺蛳粉原材料将在这里集中交易,供给全国各地乃至全球范围的柳州螺蛳粉门店。柳州螺蛳粉集散中心项目总用地270亩,总建筑面积14.62万平方米。

宾县与北京吉能就投70亿元的生物质热电联产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签署框架协议

2020-10-16 10:41:28 哈尔滨市宾县人民政府我县招商引工作频传捷报,10月15日,县政府与北京吉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就投70亿元的宾县基础肉牛繁育及育肥结合1000MW光伏发电循环经济园暨生物质热电联产电网升级改造项目签署框架协议

2020-10-16

关于下达2019年柳州市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第一批)扶持金计划的通知

 2019年柳州市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第一批)扶持金计划共9个项目,总扶持金额2330万元。

关于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防疫物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政策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广西壮族自治区税务局关于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防疫物企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政策的通知桂财税〔2020〕3号各市、县财政局、税务局:为落实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若干措施

柳州市智能家电核心配套产品投产下线集中签约 18个项目总投68.5亿元

当天,投产下线仪式集中签约18个项目,涉及总投68.5亿元,韬优压缩机、庆达电机2个产品下线投产。

源回收企业如何做好包括“反向开票”开具发票在内的各类税前扣除凭证的管理?

问:源回收企业应如何做好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  

财政部下达金61.2亿元用于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

据财政部视频号消息,财政部下达2022年城市管网及污水处理补助金61.2亿元,用于支持“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工作。

2022-08-24

关于举办《本运营与公司治理》公益讲座暨广西万名人才服务基层活动的通知

  附件:参加《本运营与公司治理》讲座暨广西万名人才服务基层活动报名回执表.doc 关键词:关于举办本运营

2012-08-28

柳州工业投增速位居广西第一 去年螺蛳粉全产业链收入超600亿元

记者从会上获悉,柳州市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今年上半年,工业投增长17.1%,增速位居广西第一。

关于领取2016年度柳州市经济专业工程技术高级职称格证书的通知

全市各有关单位:     2016年度柳州市经济专业工程技术高级职称格证书、民营企业高级职称格批文及证书已下达我办,请相关单位职称负责人到我办领取。

2017-05-05

整合源 团结协作——民营经济统战工作女企业家商会联络站揭牌

向军表示,要以成立联络站为契机,整合源、发挥作用,积极组织民营经济统战成员开展教育、培训、联谊、交流等活动,努力营造团结协作、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要牢记职责、主动作为,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