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融合创新发展 | 耗时 29 ms

自治区布《食品加工产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 重点推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建设

全媒体记者 黄蕊 摄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近日,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布《食品加工产业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着力柳州螺蛳粉、梧州六堡茶国家级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

智汇八桂 青春建功”青年企业家助推产业作柳州行活动开幕 共促质生产力

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湖南、四川、贵州及广西等地的百余位青年企业家代表汇聚一堂,共谋

“智”在千里 驶向未来 ——记者在柳州市人工智能赋能无人驾驶场景示会感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成果

广西翃芯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予旻表示,企业将与本地车企在物流、无人巡防、医疗、救援、农业等领域作探索无人车开,共同推进广西无人智能行业

汇集行业智慧 推动产业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刘心蕊)4月28日,第七届全国食品风味化学与感官分析大会暨第三届全国生鲜营养预制食品研讨会在柳举行,搭建平台,共谋风味与健康“双向奔赴”的行业路径。

2025-04-30

工业向而行 产业聚势跃迁——“比学赶超 真抓实干”系列媒报道之柳城篇

扫描二维码观看《柳州闻》相关视频柳城县是我市工业的主要拓区和承载地。今年以来,柳城县在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完善、要素保障强化及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下足功夫,工业向而行,产业聚势跃迁。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柳州市市长质量奖管理办法的通知

,推进质量强市建设,促进质量管理,传播先进质量理念,引导和激励全市各行各业加强质量管理,推动高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中国质量奖管理办法》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质量奖管理办法

材料大数据中心总体建设方案

 育材料产业引擎,加快形成质生产力,构筑 全球竞争优势。

2025-05-13

智启柳州未来 赋能工业

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大力人工智能产业的部署要求,加快以“人工智能+制造”赋能千行百业,努力开辟柳州工业高质量赛道。

2025年柳州市业大赛报名启动 赢取多重扶持“大礼包”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5月30日,市科技局公布了第十四届中国业大赛广西赛区柳州市选拔赛暨2025年柳州市业大赛报名通知。

市场不断扩大 销路越畅通 ——关注我市上半年对外贸易

质生产力的智能机械、能源汽车、智能空调,到极具竞争优势的板材、水泥,还有很受欢迎的小玩具……今年以来,“柳字号”持续畅销海外,多个产品甚至实现了成倍增长。

关于公开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技术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开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技术认定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为带动产品技术推广应用,激主体活力,助力我区工业高质量,我厅起草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产品技术认定管理办法

赋能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向力”。应用场景不断拓“你好,你是谁?”

赋能多场景应用 不断增强“向力”

近年来,我市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大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业深度,以人工智能赋能多场景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向力”。应用场景不断拓“你好,你是谁?”

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型工业化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增强自主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不断催生质生产力。

谭丕张壮会见东风汽车集团董事长杨青一行 加强沟通对接 深化务实

谭丕、张壮感谢东风汽车集团长期以来对柳州的大力支持,介绍柳州经济社会情况。

能源担当主力 技术不断迸 ——我市上半年汽车产业亮点观察

“全市能源产销量超越燃油车”“多家车企出口高”“零部件受越南青睐”“无人驾驶产品丰富”“‘柳产人形机器人’造‘柳产车’”……今年以来,我市汽车产业多点开花,从技术、智造到产品,都迸出旺盛的活力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坚持“学干”推动学习教育见行见效 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 提振企业信心和活力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李书厚)5月16日,记者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该局坚持“学干”,推动党员干部持续改变作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见行见效:2025年第一季度通过“线上+线下”双通道累计办结企业诉求

设施农业 增产增收增效

近年来,鱼峰区引进山东“寿光模式”,在白沙镇大力现代设施农业,推进智慧大棚建设,打造集蔬果生产、仓储物流、旅游采摘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产业园,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5中国—东盟柳州投资作洽谈会召开 签约62个项目 总投资245.68亿元

市长张壮出席并致辞,与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位企业代表共商作、共谋、共话未来。会上,62个项目举行签约仪式,投资总额共计245.68亿元,涉及能源、人工智能、化工及材料等产业。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