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态形式的氢气可从水、化石燃料等含氢物质中制取,并通过物理与化学变化过程存储或释放能量,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载体,可用于储能、交通、石化、冶金等领域。
因此,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的氢被比喻为对气候友好的“绿氢”;使用石化燃料生产的氢则被称为“灰氢”;而用天然气生产的氢,如果同时捕获并存储产生的二氧化碳(CO2),则被称为“蓝氢”。
近日,美国能源部(DOE)宣布投入2000万美元,支持亚利桑那州的核能制氢示范项目,使清洁氢能成为核电站除发电以外的重要经济产品,助力在未来10年内实现DOE“氢能攻关”计划的制氢成本目标(1美元/千克
2020-09-07 11:24:45 中国新能源网西门子歌美飒可再生能源公司(Siemens Gamesa Renewable Energy SA)已着眼于未来,其风力涡轮机可能在制造氢气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这一轮电改取得了哪些成果?下一步电改又将如何推进?近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了当前电力体制改革取得的多项成果。她表示,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实体经济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在日前于线上举行的“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微课堂”上,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负责人原诚寅表示,新能源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有助于解决里程焦虑和整车耐久性等问题,“轻量化势在必行”。
2020-08-05 08:04:3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邹才能 中国是全球氢能利用的大国,目前已形成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多个氢能产业集群。
从展现新质生产力的智能机械、新能源汽车、智能空调,到极具竞争优势的板材、水泥,还有很受欢迎的小玩具……今年以来,“柳字号”持续畅销海外,多个产品甚至实现了成倍增长。
近日,海德氢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简称“海德氢能”)与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简称“汇川技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氢能全产业链领域、综合能源制氢项目方面优势互补,打造氢能标杆项目。
我们认为未来20年,电能还是站在一个主流的位置,但氢能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配角,用于实现不同能源网络之间的互联。通过氢能,我们可以把目前的热网、电网和油气管网之间形成一个协调。
有远见的作家儒勒·凡尔纳在他的小说《神秘岛》中写道:“总有一天,水将被用作燃料,构成水的氢和氧,单独或一起使用,将提供取之不尽的热和光,其强度是煤所不能达到的。”
产业“新风口”,打开就业新空间 部分年轻人“脱虚向实”,既有面对激烈就业竞争的转换和调整,更有对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前景的认同和期待。
组织行业和重点地区大力开展“三品”全国行系列活动,打造轻工新品、名品、精品矩阵。强化设计赋能,加速工业设计向研发、制造、销售等环节拓展。编制《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轻工)》。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