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制造业继续快速增长,在疫情中表现出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持续引领经济复苏。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分析,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相关行业生产和产量保持较快增长。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中国潜心研究开发的自主核电技术在满足自身能源需求的同时,也实现了从技术到产业的“逆袭”,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中国正成为世界核电技术与核电工程建设的重要贡献者之一。
2019-07-04 09:30:40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唐凤 7月1日,清华大学教授张强团队与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等机构合作者在《自然》发表论文称,未来,现有和拟建能源基础设施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大于全球变暖不超过
电价下行倒逼风电度电成本快速下降,中国部分高风速地区的陆上度电成本已低至0.1元/千瓦时,建设条件较好的海上风电度电成本已低于标杆电价。交付周期减半。
未参与该项研究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家、太阳能燃料专家Edward Sargent说:“产生甲烷的好处在于储存、分配和利用这种燃料的基础设施已经广泛存在。”在美国,甲烷最近超过煤成为发电的主要燃料。
2020-11-05 14:54:48 地热加中国是世界上第八个地热发电的国家,在上世纪70年代建成7处中低温地热电站,1977年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发电一直运行至今。
根据《武汉市碳排放达峰行动计划(2017—2022年)》,到2022年,武汉市碳排放量基本达到峰值,碳排放量控制在1.73亿吨,为全国最早一批明确提出碳排放峰值量化目标的城市,据了解也是国内最早明确出台碳达峰路线图的城市
2020-01-02 08:12:58 经济日报 作者: 高伟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报告称,全球碳排放量在2009年后稳步下降几年之后,从2017年开始回升
二是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有力保障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三是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四是减税降费力度空前,有效促进市场主体和实体经济发展。
2021-08-16 10:11:32 天津日报 作者: 张雯婧 8月14日, 央视《新闻联播》以《天津:锚定“双碳”目标 实现绿色发展》为题,报道天津市锚定“双碳”
至此,天津碳市场履约率连续六年达到100%,为圆满完成全市碳减排工作,建设美丽可持续发展的天津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1-10-12 09:09:17 陕西日报 作者: 赵杨博 9月27日,在铜川市董家河镇民营经济产业园首启复合材料项目建设现场,从德国进口的国内首台套碳纤维连续热塑成型设备进行安装调试
2020年至2021年第二季度,柳州市共有25家中小企业被认定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4家中小企业被认定成为自治区级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数字产业集群蓬勃发展,传统制造开启智能化转型,数字技术应用场景更加多元……今年以来,重庆扎实推进“数字重庆”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构建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据介绍,2020年度深圳市碳排放管控单位共687家,覆盖制造业、电力、水务、燃气、公共交通、机场、码头等31个行业,已提交与2020年实际碳排放量相等的配额或可用于抵消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履行了2020
中国经济网上海4月28日讯(记者 李方) 2023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3)4月2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近日,天合光能与英国可再生能源投资与开发商Low Carbon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框架协议,为该企业在欧洲的多个项目持续供应至少1GW光伏组件。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