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节能降碳 | 耗时 34 ms

研究发现:海洋微生物可在调气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08-12 16:29:08 快科技8月7日,一个由南加州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具有特殊代谢力的海洋微生物无处不在,并可在调气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9-08-12

气候大会中国角举行减污协同增效主题边会

在国家层面成立了达峰中和工作领导机构,统筹协调“双”工作顶层设计,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达峰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达峰行动方案》,制定出台包括源、工业、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

2022-12-02

“双”目标下煤炭大省如何走好转型路

  随着“双”目标时间点的临近和数字化进程的发展,传统源行业正发生着变革。  

2023-09-20

国网“双”愿景进入全面落实阶段

业内人士表示,国网公司积极响应,回应社会和行业各界的热切期盼,发布清洁源优化配置、清洁源并网消纳、提高终端电气化水平、低自身排放、提升运行安全和效率、深化国际合作六大方面共十八条举措,一石激起千层浪

2021-03-17

全球排放量创历史新高

2019-04-03 17:07:59 中国源报日前,国际源署(IEA)发布最新报告称,受源需求激增和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2018年全球二氧化排放量创历史新高,达到330亿吨。

2019-04-03

专访曹华斌:中太阳如何做投资?

他是中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太阳,证券代码:000591)的掌舵人、董事长、党委书记,今年9月刚过50岁。

2019-11-08

参与中和,全球资管巨头发力了!

目前,银行、基金等机构或切断对较贫穷的亚洲国家新建燃煤发电厂的融资,或计划通过渐近转型推动新源项目落地,此举可加速全球提早向中和转变。

2021-08-04

中国中和之路怎么走?专家: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对于中国来说,一方面,中国仍处在工业化进程中,未来发展有更大源需求。另一方面,虽然当前煤炭消费占比已至56%左右,但以煤为主的源结构没有根本改变,使得中国难度高于那些以油气为主的国家。

2021-10-11

新版市场管理办法有什么变化?

从框架来看,此次征求意见稿与旧版的7个章名称基本一致,但征求意见稿共51条,较旧版的48条增加了3条。其中第五章“监督管理”增加内容较多,充分体现了市场监管机制的重要性。

2020-11-04

生物质在我国双战略中的定位与作用

2020年12月12日,在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我国再次明确实现中和目标的进一步举措,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排放将比2005年下65%以上,非化石源占一次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

2021-07-15

制冷制热行业新革命—跨临界二氧化技术

二氧化是一种易于实现跨临界循环的工质,跨临界变温放热可以与变温热源形成较好的温度匹配,实现高温供热。跨临界二氧化技术具有环保、、无污染、稳定、易于控制等多项优点。

2020-01-17

中和债”!中石化、国家源集团、国家电投、华等7大央企发布182亿“中和债”

此次“绿色债券”募投项目包括中国石化前期在全国各地布局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地热供暖等新源项目70余项。中国石化表示,将加快推进低化进程,力争比国家目标提前10年实现中和。

2021-04-06

首届达峰中和绿色发展高层论坛在江西新余召开

—聚焦“3060目标” 光伏产业大有可为2021-07-05 16:45:00 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网新余6月12日电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021-07-06

源法将助推我国源绿色低化转型发展

,给源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对未来我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将有力助推我国源体系朝绿色低化方向发展。

2020-04-27

南方电网发布服务海南达峰、中和工作方案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发布服务海南达峰、中和工作方案,提出在源侧、消费侧、电网侧实施共5个方面、20条重点举措。

2021-04-20

飞轮储:一个地铁站点,1年省50万度电!

地铁储,是在地铁进站刹车的时候,回收量,并把这部分量储存在一个高速旋转的飞轮装置上,等到地铁列车要出站启动的时候,飞轮储系统会把量再输出到地铁上。

2022-11-24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大力发展太阳新技术

2021-06-04 08:03:3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卜叶  “最大程度上利用太阳、风等可再生源是实现达峰、中和目标的根本出路。

2021-07-19

如何实现达峰、中和?专家:系统性升级迈入源转型新时期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环境与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晋涛表示,现在讲中和,就是把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上议事日程,森林汇有可变成主流的二氧化减排工具,这对中国乡村振兴、区域经济发展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2021-04-19

[CFIE]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服务国家“双”目标提供强大支撑——中国工业达峰优秀企业系列报道三十

有效支撑发电端减和科学推进制造端,2022年集团二氧化排放仅为几十万吨,但生产的源装备可以助力源发电端减少二氧化排放超过4000万吨。

2023-09-06

中和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引擎”研讨会召开

构建我国中和愿景下经济转型的关键在于削减点行业的排放。点行业的政策变化或技术变革会在全社会的生产网络中产生“乘数效应”,进而使我国减排行动事半功倍。

2021-07-0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