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节约成本 | 耗时 16 ms

聚焦关键环 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着力推进“链长制”和产业链专班机制,以新型显示、集电路、智能终端为代表的数字产品制造业跨越发展,其中新型显示产业实现“从砂子到整机”布局,面板出货量占全球10%,柔性显示、微显示、激光显示、4K超高清等下一代显示持续发力

2023-08-02

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会议)对能源转型的意义

2021-06-04 10:06:33 伍德麦肯兹WoodMac2021年11月,英国将举办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第26次缔方会议),届时全球各国都将直面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相关责任

2021-06-04

15家企业签意向投资35亿元 城中区新业态集聚区又添新“住户”

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6月14日上午,柳州市城中区举行2023年城中区上半年招商项目签仪式,15家企业与城中区人民政府达意向合作,意向投资金额35亿元。

为何弹匣电池的不增反降?

以及增加?这就是弹匣电池给我们带来的第二个惊喜了。广汽埃安表示,搭载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的电池包,相对于同类普通电池包,体积能量密度提升9.4%,重量能量密度提升5.7%,同时下降10%。

2021-03-12

国际氢能委员会最新报告解读:规模化是氢竞争力的关键

规模化是竞争力的关键该报告涉及的氢产业链很广泛,但导致氢竞争力的核心因素是一致的:即在不考虑技术突破产生的额外影响下,规模扩大将实现显著的削减。扩大氢价值链,提高年产规模是降的关键手段。

2020-02-25

秦志东:福田汽车新能源车型到2030年累计减少碳排放1.5亿吨

,提升传统燃油车能水平、降低碳排放。

2021-07-07

瑞典利用旧电池回收材料制镍氢电池 性能更好/更低

“旧电池中95%的材料都是有用的,在制造性能更好的新电池中可以省几个制造步骤。”回收也会更加容易,因为可以省去传统电池回收中昂贵的重熔步骤,从而降低

2020-07-01

第二届“鱼峰人才”启动 助推大健康产业 创新升级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陈粤)17日,柳州市大健康产业人才科技服务中心迎来一场人才与创新的盛会——第二届“鱼峰人才”暨新质生产力“双招双引”“中科院专家鱼峰行”活动启动。

韩国政府公布新计划: 到2030年将太阳能组件降低至0.10美元/瓦

2019-11-22 10:49:13 国际能源网近日,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公布了一项计划,旨在帮助光伏产业进一步降低太阳能组件技术,并提高产品效率。

2019-11-22

600W+联盟召开年度会议,210产品助推降增效“加速度”

EPC、开发单位、产业链各环企业代表到场参会,共享210产品发展果,共襄双碳盛举。

2021-07-16

多晶硅价格后微涨 光伏产业链上半年或只能望梅止渴

光伏产业链涉及多个环,而上游硅料价格直接影响下游利润分配。2021年,在硅料紧缺背景下,上游掌握话语权,赚得盆满钵满,下游电池片和组件则“受伤”较深。

2022-02-18

北京发布新一轮PM2.5来源解析 地各类源绝对量“瘦身”

研究表明,北京市现阶段PM2.5主要来源中地排放占六,区域传输占四地排放中移动源占比(46%)仍最大,生活源占比(16%)凸显并为第二大源。

2021-09-09

揭秘G20峰会后 日太阳能发展前景

1.技术改革日联合G20各国能源研究机关与环境机关,定增加各国国际交流,并立了新的国际环境组织。

2020-02-26

1-10月我国光伏产业运行良好 各环产量再创新高

  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6日讯(记者殷俊红)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官微获悉,2022年1-10月全国光伏制造行业运行情况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我国光伏产业运行良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各环产量再创新高

2022-12-16

聚焦“能降碳,绿色发展” 2021年全国能宣传周“云”上启动

今年的宣传周是我国第31个全国能宣传周,于8月23日至29日举办,主题为“能降碳,绿色发展”。8月23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云”上启动2021年全国能宣传周暨北京市能宣传周。

2021-08-25

报告:预计到2025年全球有75%的排放总量有望被纳入严格监管

报告称,随着越多越多国家加快立法和政策进程,据预测到2025年全球有75%的排放总量有望被通过立法或行政手段纳入严格监管。

2021-07-28

工业经济正在“调绿”——揭秘我市第一批绿色园区如何为企业能减排增效

柳能副总经理刘华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烧天然气的锅炉,一吨蒸汽近300元,烧煤也要200元,烧树皮的锅炉则是120元左右。而蓝色管道的蒸汽,一吨155元。

新型铁镍电池储能助力“削峰填谷” 能增效

国际方面,对于锂电池电动自行车都已经为“公害”的当下,敏感区域、办公场所、人员密集区域等城市功能及人口聚集区域的储能建设,基上是电化学储能应用的禁区。

2023-02-27

13个新能源车配套项目签上海临港新片区 投资总额超40亿元

2020-09-30 11:17:16 解放日报   作者: 胡幸阳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日前签一批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项目。

2020-09-30

储能如何跨越安全和两道坎

在美国、日、德国等地,储能产品已走入家庭。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关键在于长时储能的部署,而储能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安全和低是关键。

2022-07-25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