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致敬145年专业匠心 | 耗时 41 ms

2020度第三批激励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名单出炉 全市17家企共获得258万元奖补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8月初,自治区科技厅公布了《2020度第三批激励企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企名单》。

重返巴黎协定,2021美国光伏市场将首次突破20GW

随着拜登宣布赢得2020总统选举,表示将重返巴黎协定,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2021的美国光伏行即将迎来一个新的高度。

2021-01-04

市工信局贯彻落实经济稳增长 开展企服务活动 —— 系列报道 第五期

以来,市工信局紧紧围绕柳州市委、市政府“企服务”工作要求和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经济稳增长方面国家33条、自治区40条、柳州市30条等政策措施,聚焦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大力开展惠企政策宣传,

2022-08-17

副产氢或成中短期制氢路线突破口

在日前举办的“制氢:低成本氢源路径解决方案”网络研讨会上,与会家指出,我国工基础设施完善,工制氢产能全球领先。

2020-08-26

2025光伏产十大变化

光伏产从诞生到现在,市场、技术、资本、政策等多种持续利好或突变,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使得准确预测未来数后的市场变得几乎不可能。

2020-06-12

换电模式再受资本追捧 两轮电动车更有商价值?

目前已经有包括宁德时代、美团等巨头在两轮电动车换电领域布局,甚至有两轮电动车生产商也盯上了换电务。“雅迪也将推出换电服务,并在全国核区域推出独立的换电柜。”

2019-07-25

关于下达2018柳州市第二批商贸服务发展扶持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

关于下达2018柳州市第二批商贸服务发展扶持资金项目计划的通知  柳商发〔2018〕31号 各有关单位:     根据《柳州市商贸服务发展扶持项资金管理办法

2018-12-05

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信贷资金支持企发展促进经济稳增长工作的通知

把融资问题协调作为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重要内容,对重点企、重大项目和存在紧急融资需求的企、项目建立“融资服务员”或“融资服务班”制度。

2020-05-15

“飞秒激光”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我市首个揭榜制科技项目助推汽车产发展的故事

唐凤君介绍,长期以来,企采用电火花打孔,但随着汽车排放标准不断提升,打孔技术亟待提高。2011至2014,源创电喷先后从日本采购了两台飞秒激光设备。

鱼峰区加快推进“湾企入桂” 全面对接大湾区精准承接产转移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陈粤)为进一步落实粤桂两省区合作协议,加快推进“湾企入桂”,精准承接广东省产转移,10月12日至14日,鱼峰区招商组赴广州参加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投资促进局及自治区驻广州办事处联合举办的

一文说透风电产

基本面扎实20195月,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2018底前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2020底前仍未完成并网的,国家将不再补贴,海上风电延迟一

2021-12-01

光伏行预告独引市场“风骚”?

截至2月4日,已有68家光伏行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绩预报,其中59家企净利润实现同比正增长。

2021-02-08

【已失效】关于开展2022中小企服务月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2中小企服务月活动的通知工信部企函〔2022〕97号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办公厅(办公室),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小企主管部门

佛山:制造重镇跑出万亿上市军团

历经近30的发展,在资本市场助力下,包括美的集团、海天味在内的一批又一批龙头企“跃现”,对产链整体发展的核带动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

2022-10-28

关于加快现代服务提升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

对连续两收入1亿元以上(含1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含10%)的规模以上营利性服务法人企,按当收入新增量给予奖励,每增长1000万元给予5万元奖励,最高100万元;对连续两收入

2021-06-21

从锂电材料长单看电池企“暗战”

实际上,坊间早前就已经流传,面对快速爆发的需求,部分头部电池企为了满足自身电池生产需求,对上游原材料企的磷酸铁锂、六氟磷酸锂、高镍正极等产线实行“买断”模式,导其它电池企很难拿到货。

2021-07-30

20201-7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装机量6.22GWh、同比下降38%

2020-08-17 09:51:53 新产智库通过高工产研究院(GGII)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01-7月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累计配套新能源汽车约6.9万辆,同比下降

2020-08-17

关于对融安县、融水县、三江县和市属中小 企引进优秀人才及我市在职攻读研究生并取得学位人员奖励的通知

    (二)市属中小企于20151月1日至12月31日从市外引进的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优秀人才,并与用人单位签订三以上劳动合同,至今仍在单位工作的,可按本科、中级职称

2018-09-12

强筋壮骨 铸就发展新优势——我国推进新型工化综述

  这是持续夯实的发展根基——制造规模连续13居世界首位,2022我国全部工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实体经济持续壮大,让大国发展固本培元。  

2023-09-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