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臭氧层 | 耗时 9 ms

化碳变“万能溶剂” 全球首套千吨级中试装置建成

2019-08-22 11:02:05 中国科学报   作者: 黄辛  千吨级二化碳资源化利用合成DMF中试装置金属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丁奎岭院士团队研究创新的二化碳催化转化新方法

2019-08-22

我国实现规模化一化碳合成蛋白质

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10月30日宣布,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从一化碳到蛋白质的合成,并已形成万吨级工业产能!

2021-11-03

实验室的“绿色”发明将二化碳减少为有价值的燃料

莱斯大学化学与生物分子工程师HaoTian Wang开发的催化反应器以二化碳为原料,在最新的原型中,生产高纯度、高浓度的甲酸。

2019-09-25

液化空气集团将收购和运行世界上最大的制工厂

2020-08-04 10:49:29 美通社根据其减少二化碳排放量的计划,萨索尔已与液化空气集团签署了独家谈判协议,出售其位于南非塞昆达的世界上最大的制厂。

2020-08-05

关于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通知

,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和《加快推进急需高次人才培养行动方案(2021—2025年)》有关要求,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对储能技术急需高次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加快培养卓越工程师,经研究,决定选取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

储能材料丨特斯拉拟建氢化锂工厂 2022投入运营

市场情报出版商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特斯拉准备在奥斯汀超级工厂临近区域,建设一座氢化锂化工厂,计划在2022年四季度投入运营。

2020-09-30

垃圾分类,对上海有何更深次的意义

垃圾分类对上海而言,有没有更深次的意义?社区自治做得好垃圾分类就做得好同济大学副教授姚栋近几年一直扎根社区,参与了多个社区治理、微更新改造项目。

2019-07-22

英媒:经济活动放缓 中国空气二化氮含量显著下降

2020-03-02 09:16:17 环球时报   作者: 昭东  英国广播公司3月1日报道称,欧洲航天局和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卫星图像数据显示,今年中国空气中的二化氮的含量显著下降

2020-03-02

电池研发应用取得重大进展!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

其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环境与能源高分子材料团队”,在锂电池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团队设计出的高分子电解液能够将锂电池循环寿命提升近8倍,将推动锂电池作为储能器件的实际应用。

2023-05-05

中国初步扭转了二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9-10-31 10:12:16 中国新闻网10月29日,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在北京举行的2019中国气候投融资国际研讨会上提出,中国已初步扭转了二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9-10-31

变废为宝,科思创创新型二化碳技术让温室气体重回价值链

以可持续发展为灵感推动创新受到大自然的启发,科思创的创新型二化碳技术可以将二化碳作为一种宝贵的原材料在多元醇生产中重复使用。

2021-10-15

我国固体化物电解池制氢研究取得新突破

5月23日,记者从位于武汉东湖高新区的武汉华科福赛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科福赛)获悉,该公司研发的15×15cm2单电池固体化物电解池(SOEC)电堆稳定运行时间已超过1040小时;在800℃工作温度下

2022-08-01

这场高对话透露了什么信号?

这是中美时隔4年之后重启高在气候问题上的互动。中美关系是当今国际秩序的核心,国家间的博弈、制衡和合作都是以中美关系为政策之锚。因此,在外界看来,这是一次双方寻求合作的积极的信号释放。

2021-04-25

2021年我国单位GDP二化碳排放显著下降

图为发布会现场 刘欢摄报告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2021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化碳排放比 2020年降低 3.8%,比 2005 年累计下降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6.6%

2022-12-02

化碳排放快速增长局面基本扭转

经初步核算,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二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强度)比上年下降4.0%,比2005年累计下降45.8%,相当于减排52.6亿吨二化碳,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了14.3%,基本扭转了二化碳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

2019-11-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研制出新型氢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2021-01-13 08:03:58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桂运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曾杰团队与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教授鲍骏团队合作,研制出一种新型氢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

2021-01-13

《北京国土空间规划》:“十四五”新建项目优先用浅地热能

《规划》提出,积极引导新开发区域、新建项目优先利用浅地热能、再生水源等可再生能源,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热规模化水平。到2025年力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4.4%以上。

2022-03-01

助增油气产量,二化碳也能变废为宝

碳捕集,通俗地讲,就是将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化碳进行分离提纯,再循环利用或封存。在山东的齐鲁石化,工作人员通过低温和高压技术,回收煤制气装置尾气中的二化碳。

2021-07-06

柳州发布高次人才引进增补目录829个岗位急缺高次人才

今报柳州讯(记者巴方 通讯员杨韩梦)为实现“精准引才”、加快人才集聚,推动《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柳发〔2018〕17号)落地见实效,近日,柳州组织开展了柳州市2019年度高

今年全球二化碳排放量增幅不到1% 将达338亿吨

国际能源署(IEA)在10月19日(周三)一份报告中公布最新预测,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二化碳排放量有望在2022年增加3亿吨,达到338亿吨,增长量不到1%。

2022-11-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