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源消费市场角度看,在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过程中,能源消费者从被动接受向主动选择转变,自主选择能源服务供应商的意识逐步增强,能源消费者与供应者关系开始从单向供需关系向双向互动模式转变。
2020-10-20 09:04:58 中国化工报安迅思分析师近日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速了与炼厂相关的可再生能源项目数量增加,同时也导致传统石化项目延期或取消。
近年来,氢能以资源丰富、热值高、无污染等优势被视为推动未来能源转型的二次能源。美、德、日等发达国家均出台相应政策,将发展氢能产业提升到国家能源战略高度。
2020-09-18 13:14:34 中国能源研究会核能专委会2020年9月10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2020能源技术展望》(EnergyTechnologyPerspectives2020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际能源署(IEA)星期三发出警告,称清洁能源的进展“远远太慢,无法使全球排放量持续下降,接近零排放”。IEA发布《2021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
2021-03-22 10:02:39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田瑞颖 “随着国家对深层地热能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未来地热能有望从原来的‘后卫’转为‘中锋’或‘前锋’。”
2021-03-03 08:00:17 生意社2021年锂电池新能源行业“牛”转乾坤可期。锂电池的火热就不用多说了,锂电池在传统领域主要应用于数码产品,在新兴领域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储能领域。
“十四五”期间能源电力的发展主旋律是能源转型,而能源转型与电力体制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成熟的市场模式是助力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引擎”。
自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经济强省江苏率先开展“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和碳达峰方案编制,通过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推动电力绿色转型,用科技赋能碳中和,让绿色发展更上一层楼。
2020-07-01 08:36:30 中国能源报 作者: 朱妍 当前,正值“十四五”能源电力规划编制的窗口期,能源电力转型备受关注。
在日前召开的“新能源汽车可持续发展与全球开放合作”主题大会上,万钢指出,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发展,全球汽车产业正迎来百年未遇之大变革
“新能源+储能”联合运营,共享储能,储能并网“一站式”服务……一批新型储能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正在浙江加快建设。新型储能的落地,将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支撑。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