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氨却有着巨大的碳足迹,生产一公吨氨导致两倍的二氧化碳排放。《科学》杂志报道,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使用水和可再生能源制造的绿色环保氨的生产技术。
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国际上做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作为最成熟的新能源之一,风电理应成为推动兑现碳中和承诺的主力军。
2021-07-02 10:33:23 网易新闻自从去年九月份,中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后,碳中和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证券市场碳中和板块也是一度炙手可热
2021-10-22 13:05:27 科技日报10月20日,主题为“建碳中和愿景,写新增长未来”的2021年亚太绿色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在湖南长沙开幕。
记者6月28日获悉,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台,山西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行动。
煤炭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机构改革后,气候变化的职能从国家发改委划入生态环境部,打通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防治,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统筹融合。
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然而,市场对此理解不一。请问,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政府将如何指导地方在纠正运动式“减碳”的同时,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问: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到,要“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然而,市场对此理解不一。请问,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政府将如何指导地方在纠正运动式“减碳”的同时,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柳发〔2018〕17号,简称“人才新政1.0版”)自2018年10月实施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落实人才政策、激发人才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柳发〔2018〕17号,简称“人才新政1.0版”)自2018年10月实施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落实人才政策、激发人才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09-06 08:37:00 中国能源网译者按:目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世界首位,且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减排行动迫在眉睫。
2021-08-11 08:19:55 中国网 作者: 刘印 魏涛 近日,银河金汇——沣西绿色碳中和基础设施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取得上交所无异议函,标志着全国首单绿色碳中和基础设施类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