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而碳达峰指的是碳排放达到“峰值”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 则是将一定时间内,全社会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
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在全球经济形势剧变中的驱动价值正在被重估,带有“绿色”“低碳”属性的能源产品与方案广获认可,该产业领域的角力新焦点已然浮现。
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城市治理、航天农业、航天医学、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双碳、航天成果转化应用、航天科普科幻文创及金融保险等话题。
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提出,在国内国际社会引发关注。前不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王水福董事长强调,碳中和目标下的今天,有着66年制造底蕴的杭锅有责任有义务继续‘修地球’,抓住能源革命的战略机遇,为“30·60”双碳目标作出新贡献。
2021-04-28 23:01:43 中国能源网聚焦“双碳”目标,共探绿色发展。4月28日,第一届现代能源产业发展大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举行。
2021-07-09 11:57:06 光大未来 作者: 陈晟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中国光大集团近日发布了《关于推进“碳达峰、
浅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下发电集团数字化转型目标与方法路径2021年1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特别致辞,再次提出“中国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1-06-30 09:27:05 腾讯研究院新能源时代,在“碳中和、碳达峰”加速的背景之下,能源产业如何转型?建筑节能如何实现?水、风、氢、光等可再生能源如何按需调配?
自2018年实施人才新政以来,我市人才集聚磁场效应逐年凸显,目前全市人才总量突破100万人,高技能人才超过13.7万人,博士868名。打造聚才磁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
双碳理念深入人心,能源革命大势所趋,2022年初,36氪携手东方证券举办“双碳星物种 ”可持续创新大赛,大赛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模式四大赛道,共同挖掘更具潜力的创新型企业。
8月28日,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在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透露,宁德时代计划在2023年推出新一代电池电芯:凝聚态电池。据悉,凝聚态电池拥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循环寿命好等特点。
2019-11-27 08:42:31 中国电力报发电报道 作者: 白明琴 “生物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视的巨人’,挖掘生物质能的巨大潜能,为后代打造一个低碳能源体系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