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报柳州讯(记者黄真真 通讯员罗方婧)3月22日,柳州市人社部门组织企业赴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开展现场招聘引才和博士后产学研合作交流活动,加大力度吸引高校毕业生、青年学子来柳就业创业,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开展人才合作
《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柳发〔2018〕17号,简称“人才新政1.0版”)自2018年10月实施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落实人才政策、激发人才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柳发〔2018〕17号,简称“人才新政1.0版”)自2018年10月实施以来,全市各部门各单位积极落实人才政策、激发人才活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柳州相关产业,其中提到,要做强电子元器件、新型显示、网络通信设备3个核心产业。
中共柳州市委员会 柳州市人民政府印发《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
会议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党中央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自立自强重任,在支撑引领柳州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科技作为,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汇聚磅礴科技力量
中共柳北区委员会 柳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北区关于加快人才集聚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试行)》的通知 柳北发〔2022〕8号 各镇党委和人民政府,各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
覃敏杰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是市水务集团党委坚持党管人才,围绕我市水务事业发展战略,多措并举助推人才提质取得的显著成效。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中国和东盟各国妇女事务官员、驻华使领馆官员、女专家学者、女企业家、女留学生、妇女工作者……250多名优秀女性代表齐聚柳州,只为一场“双向奔赴”。
,各有关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为贯彻落实《柳州市关于加快新时代人才集聚的若干措施》(柳发〔2018〕17号)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定于2020年4月开展“龙城人才周”活动,活动期间将举办一系列引才聚才活动
2022年,柳州市印发了《柳州市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人才集聚更大力度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我们简称《人才新政2.0》,其中第九条明确为柳州市“人才飞地”的建设给出了具体的奖励金额及支持方向:“推动以研发机构
我市人才工作的目标是:到2025年,面向东盟的技能人才之都影响力持续扩大,区域性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初步建成;到2030年,产才融合、宜居宜业的自治区级人才城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建成高水平的区域性产业人才集聚高地
高层次人才看病就医可走“绿色通道”,子女上学优先妥善安排,享受人才(团队)项目资金资助和购租房补贴,入住人才公寓……周磊说,这些实实在在的人才政策营造出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他在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感到如沐春风
高层次人才看病就医可走“绿色通道”,子女上学优先妥善安排,享受人才(团队)项目资金资助和购租房补贴,入住人才公寓……周磊说,这些实实在在的人才政策营造出尊重人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他在解决后顾之忧的同时感到如沐春风
人才服务作为“中小企业服务月”公益服务活动之一,近期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动联系企业、了解企业需求、调动并对接服务资源,启动了人才小高地载体企业“人才测评与培训”专项服务活动。
为促进传统古村落焕发新生机,踏上“时代列车”,高友村以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高校+人才+基地+旅游”五位一体发展模式,加强与院校合作,设立研学与社会实践基地,吸引学子参与乡村发展谋划,助推乡村振兴。
日报消息(记者江宏坤、通讯员朱雪萍)为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工作部署,5月28日下午,我市首个驻外机构“双招双引”工作站在市政府驻北京联络处正式挂牌成立。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近日给记者亮出一组数字:去年我市新引进人才1.88万人,同比增长33.3%,其中博士110人,同比增长22.1%;建成柳籍学子人才库4.3万人,为精准引进本土人才打下坚实基础;打造技能人才实训平台
日报消息(记者付华周)昨日上午,第二届“龙城人才周”活动在莲花山庄开幕,来自电子科技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鑫海药业集团等高校和企业的专家人才及我市各行业专家代表参加了启动仪式。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